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创新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是推动社会前进的主要力量。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的世界记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
类别
| 参考答案: (1)特点:主要分布在数学、天文学、地学和农学等与农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根据材料一“《中国的世界记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的统计结果,其中,数学、天文学、地学和农学等与农业有关的领域的科技成果最为突出,”即可说明中国古代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分布领域的特点。结合所学,从经济、政治等角度分析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三“...火药可以制造喜庆的鞭炮亦可制造杀人的武器。更为关键的似乎是文化的取向,郑和下西洋早在哥伦布诞生之前,但其主要的目的不在于开辟国际贸易...但在一定的条件下,也会成为中国向前发展的包袱...但也限制了自己的视野和对外交往...满足了专制者游玩的需要...”即可分析中华文明的特征。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四大发明对西欧社会转型起的作用。 (3)根据材料四“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圣贤的道德、教诲,祖宗制度的成法,是古代辉煌的象征,同时也是进取的阻力...因循守旧,不思变革...”即可分析说明四大发明没有推动中国社会转型的原因,主要从封建制度、封建思想的角度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春节是中国各族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相传尧舜时期我国就有了这个节日。但当时的历法是靠“观象授时”,是否准确,尚难确定。试问,这一节日最终确定与下列哪一古代历法相关 A.十二气历 B.《太初历》 C.《大衍历》 D.《授时历》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某班学习小组设计出“中国古代××技术对外传播示意图”如下。这一技术是(???? )
 A.印刷术 B.造纸术 C.指南针<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外传的印刷术主要是指活字印刷,而其出现的时间是11世纪中期,故排除A;指南针13世纪传入阿拉伯和欧洲,与“10世纪,埃及”不符,故排除;火药12、13世纪传入阿拉伯,与“8世纪,中亚”不符,故排除。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1986年,甘肃省考古研究所在天水放马滩的一座西汉墓中发掘出一张绘有地图的纸。对此,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这种纸被称为“蔡侯纸” B.说明西汉时人们完全用纸书写 C.说明西汉已经发明了书写用纸 D.其制造材料是树皮、麻头、破布和旧渔网等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注意材料信息“西汉墓中”,排除AD,AD所述应是在东汉时期;排除B,魏晋南北朝时期纸张成为主要书写材料;中国甘肃省天水放马滩汉墓出土的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23年)早期的纸,是现已发现的最早的纸。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下面是“中国和西方国家科技发明占世界科技发明总量比重图”。明清时期(鸦片战争前),中国科技发明占世界科技发明总量比重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有
 ①君主专制空前强化????????②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③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④政府实行文化专制政策 A.①②③ B.②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与图片可知:明清时期中国的科技发明占世界科技发明总量比重不断下降。这与当时的君主专制的强化、自然经济占绝对优势、海禁政策的推行和文化专制政策的实施等有关,故第①②④的表述与题意相符,第③项的表述错误。本题应选C项。
本题难度:简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