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张之洞说:“西法最善者,上下议院相互维持之法也,中国民智未开……下议院此时断不可设,若上议院则可仿行。”以下史事,与张之洞的观点一脉相承的是
A.洋务运动
B.百日维新
C.清末新政
D.预备立宪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判断题 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说:“当初次之失败也,举国舆论莫不目予辈为乱臣贼子大逆不道,咒诅谩骂之声不绝于耳……,惟庚子失败(指义和团运动期间,孙中山领导的惠州起义)之后,鲜闻一般人之恶声相加,而有识之士,且多吾人扼腕叹惜,恨其事之成矣。前后相较,差若天渊”。
(1)庚子年孙中山领导惠州起义失败,同时,中外间发生了一场较大的战争也以中国失败告终,请问这场战争是何年的什么战争?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①《辛丑条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14分):
材料一?六十多年来,人民英雄纪念碑已经成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追求民族独立与解放的精神象征。
下面是选自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四幅浮雕
??????
参考答案:
(1)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渡江战役(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1)依据所学知识,1919年的是五四运动;1949年4月的是渡江战役。五四运动,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渡江战役,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的胜利。
依据材料中的“从1840年到1949年,中国的现代化是屡遭挫折的”,结合所学知识,中国现代化建设屡遭挫折的根本原因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20世纪40年代中国共产党为了“使国家民主化”,1945年中共七大,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建设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和富强的国家;同年,为实现国内和平、民主,毛泽东到重庆谈判,并签订了《双十协定》;1949年召开新政协会议,颁布了《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施政纲领。
材料一反映了中国近代的虎门销烟——五四运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反映了中国反对外来侵略,救亡图存的主题。材料二“国面临的首要任务是如何避免或减轻外国帝国主义的侵略或者反抗外敌入侵,是改革国家政治,使国家民主化……”,反映了中国的首要任务是反侵略,求民主。故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旋律是救亡图存或反侵略求民主或反帝反封建。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三大战役的胜利,最主要的战略意义是??????????????????????????? (??? )
A.解放了天津、北平
B.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的主力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三大战役的胜利基本消灭国民党主力,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清光绪帝曾发布《罪己诏》:“今兹议约,不侵我主权,不割我土地,念列邦之见谅,疾愚暴之无知,事后追思,惭愤交集。”文中“议约”和“疾愚暴之无知”是指
A.《南京条约》 三元里人民抗英
B.《北京条约》 大沽保卫战
C.《马关条约》 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D.《辛丑条约》 义和团运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纵观整个材料不难发现,“不割我土地”才是本题的题眼,必须知道“不割我土地”的确是《辛丑条约》的一个显著特征,《辛丑条约》没有割地的内容,文中“议约”只能是指《辛丑条约》,“疾愚暴之无知”当然是指反帝的义和团运动。所以本题答案是D.《辛丑条约》 义和团运动。另外,这不过是清光绪帝曾发布《罪己诏》。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