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分析探讨问题的能力,题干反映的信息是嘉庆、宣统年间全国各省区家庭规模户均人口数减少,结合所学可知而这一时期全国人口总数是上升的,可知这一现象的出现是在于全国户口总数的增加,这必然是受到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影响,使越来越多的人从原有家庭中独立出来,故B项正确;A项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C、D两项与题干现象无关,故排除。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从组织形式上看,它只是一种松散的论坛.但政府间对话也促进了自愿基础上的经济合作, 其中涉及的领域很广。”材料直接体现了 A.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趋势 B.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C.政治多极化的加速 D.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由题干中“它只是一种松散的论坛.但政府间对话也促进了自 愿基础上的经济合作,其中涉及的领域很广。”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该组织为亚太经合组织,故答案为A项; B、C、D三项与题意无关,故排除。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试从选官制度的角度分析西汉武帝鼎盛局面和东汉中后期政治黑暗的原因,结合当今社会现实谈谈你的感想体会。(12分)
参考答案:(12分)汉武帝对人才的选拔,察举不分吏民,以孝廉为主要内容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图片《孔子讲学图》所示的场景中,不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对学生述怀: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B.开创私学之先例,所收学生并无贫富贵贱之分 C.讨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的问题 D.学生问他何谓“仁”,他说,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是考查学生对孔子思想的理解。结合所学知识C是错误的;“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是老子的观点。所以选C。
本题难度:一般
[-pa ge-]
1、判断题 下侧示意图表明
 A.日本控制并垄断占领区内外贸易 B.中国水运交通的近代化开始起步 C.民营企业在列强排挤竞争中求生 D.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空间遭到压制
2、判断题 1880年时,我们所面对的不完全是一个单一的世界,而是一个由两部分复合成的全球体系;一部分是已开发的、具有主宰性的、富有的;另一部分是落后的、依赖的、贫穷的。导致这种“全球体系”形成的因素有 ①新航路的开辟??②殖民扩张??③工业革命?④飞机等交通工具的运用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3、判断题 《人类与大地母亲》是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的最后一部著作。看看部分目录: 第10章:世界的地平线(约公元前2500—前2000年) 第11章:旧大陆文明中心(约公元前2140—前1730年) 第12章:马的驯化与欧亚草原游牧生活的创造 第13章:区域文明之间的相互关系(约公元前1730—前1250年) 第14章:旧大陆的民族大迁徙(约公元前1250—前950年)”可以推断此书的基本特点是 A.断代史 整体史观 B.编年史 文明史观
C.编年史 社会
4、判断题 如图,某学校历史探究小组自己绘制了以下一组图片作为研究中国近代历史某专题的辅助材料,那么对图中“树苗”的隐喻最恰当的理解是 ( )
 A.思想解放 B.民族工业 C.列强侵略 D.大众传媒
5、判断题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0分) 隋炀帝历来就是个争议颇多的人物。许多小说和戏文都把他描述成十恶不赦的暴君。阅读材料: 陕西师范大学的胡戟教授对隋炀帝做如此评价:“秦始皇做过的事,他多半也做了,但是他没有焚书坑儒;我们还可以说,隋炀帝做过的事,唐太宗多半也做了,但是唐太宗贞观时代远不及他(隋炀帝)大业前期富庶,然而,秦始皇、唐太宗都有‘千古一帝’的美誉,隋炀帝却落了个万世唾骂的恶名。” 请回答: (1)概括胡戟教授对隋炀帝的评价。你对此观点持何种看法,说明理由。(6分) (2)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