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下列有关康熙帝维护国家统一和主权的措施,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平定三藩之乱??????????????②统一台湾
③乌兰布通战役打败噶尔丹????④与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①②④③
D.①④②③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结合有关康熙皇帝的有关史实可知,康熙帝在亲政后不久便着手开始推行削藩政策,并最终平定了三藩之乱,紧接着任命施琅打败台湾的郑氏集团收复了台湾,接着与俄国签订了《尼布楚条约》,解决了东北地方的边患问题,最后打败了新疆地区噶尔丹的叛乱部队,维护巩固了西北地区的安全,故按时间顺序先后排列为①②④③,答案为C项。
点评:历史事件、时间、事件内容的考查是高考历史试题中的常见题,主要涉及对教材中知识点的识记,在平时的学习中必须加强时间、事件、事件内容方面的记忆。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儒家思想的许多积极部分不仅对中华民族(包括海外华人)有着深远的影响,而且被东亚一些国家、民族所包容,被世界所推崇。这表明
A.儒家思想已成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B.世界文化既具有多样性,又有统一性
C.人类社会的文化最终将会走向统一
D.优秀文化既有民族性,又有世界性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许多积极部分”、“不仅对中华民族”、“被世界所推崇”可知优秀文化既有民族性,又有世界性。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以下对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产生于19世纪70年代前后?
B.始终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对象?
C.从诞生之初就具有两面性?
D.最初来源于官僚、地主和商人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最初是由官僚和地主等投资兴办民族工业而产生。从诞生之初就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双重压迫,既有反抗性的一面,又有妥协性的一面。因此ACD均正确。B项错误,在反对外国侵略中,民族资产阶级是联合的对象而不是革命的对象。
点评:民族工业产生于19世纪60、70年代,在外国资本和封建势力的双重压迫下的夹缝中艰难的生存发展。严酷的环境使得中国的民族工业发展呈现出先天不足,后天发育不良的局面。这决定了中国的资产阶级既有革命的一面,也有软弱性和妥协性的一面。与此相关的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需要掌握:民族工业在甲午战后清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的限制,得到初步发展、一战期间由于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和辛亥革命的影响,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因日军的掠夺和国民政府的搜刮,是衰落萎缩时期。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右面邮票所纪念事件反映了

A.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B.新中国“一边倒”政策
C.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D.华约建立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依据邮票信息可知该邮票是为纪念1950年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的签订,依据所学知识新中国成立后推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与苏联为首的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外交关系,所以选B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下列体现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主要目的的是
A.消除贸易壁垒,实现贸易自由化
B.确立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
C.促进战后世界经济的全面复苏
D.建立平等互利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对历史知识的理解能力。B项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内容,关贸总协定主要体现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的意志,而不利于亚非拉广大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所以C、D两项都不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