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下图所示票证曾是百姓购买生活物资的凭证。在对建国后物资票证使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这是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
B.体现勤俭节约的社会风尚
C.说明当时物资供应比较匮乏
D.由于市场经济发展退出历史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粮票是中国从1955年到1993年发行的一种购粮凭证。那时候,城镇居民必须凭粮票才能购买粮食。以粮票为代表的票证,是中国因长期实行计划经济,商品短缺的见证。伴随着改革开放,生活物资的逐渐丰富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各种票证逐渐退出了市场。因此ACD都表述正确,B表述不正确,符合题意。
点评:解答否定型选择题,审清题型、题意是解答否定型选择题的必要前提,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相结合灵活运用多种方法解题:1)直选法,根据所学知识,直接确定不符合史实和逻辑关系的选项。2)排除法,通过排除符合史实和逻辑关系的选项,剩下的就是符合题意的选项。3)推理法,若不能确定某个选项时,可以先假设此选项正确,然后再根据所学知识进行推理,分析其结论是否符合史实和逻辑关系。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下图是一种灌溉工具,最早记录它的物理原理的文献应属于

A.集部
B.子部
C.史部
D.经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在中国近代,随着外国侵略势力的扩张,中国封建经济的解体速度加快。这种“解体”是指???????????????????????????????????????????????????????????????(?)
A.封建的农业和家庭手工业进一步分离并日益商品化
B.小农经济瓦解
C.自然经济被外国势力取代
D.多种经济出现,取代了小农经济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B项内容错误,与中国近代史实发展不符合,小农经济瓦解是在三大改造完成后。C项说法本身不正确。D项的错误与B项基本一致。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2010年9月30日《南方日报》刊文称:“如何给这些孩子(外来工子女)一张安稳的书桌,让他们像城市的孩子一样接受义务教育,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大课题。”其实中国古代很早就有思想家注意并提出了解决类似问题的方法或主张,这就是
A.因材施教
B.有教无类
C.温故知新
D.兴办太学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春秋时期的大教育家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主张每个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这与题干中“让外来工子女和城市的孩子一样接受教育”的愿望相吻合。故选B。
点评: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就是“爱人”,要实现这个核心,要做到待人宽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些思想都有利于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政治上,孔子主张“贵贱有序”,强调了尊卑贵贱的社会等级秩序;在教育上,孔子主张“有教无类、温故知新”。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陆王心学强调的“心外无物”说的是???????(???)
A.人的心外不存在任何事物
B.不了解的事物不存在于人的心中
C.事物不是存在于人的心中
D.不能把任何事物放在心中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