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导致日本政府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认罪态度与德国有巨大差异的历史根源在于(??? )
A.20世纪末以来,13本资本主义的发展面临着种种危机
B.日本领导人公务繁忙,没有时间参加国际会议
C.二战后初期,日本受到反法西斯同盟国的严厉制裁
D.二战结束后,日本的法西斯势力没有得到彻底清算和根除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C两个选项不符合历史事实,B项属于托辞,因为参加会议的大多数是各国的首脑,都公务繁忙。故符合题意要求的只有D项。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75年,日本千叶市川崎炼铁厂将污染严重的铁矿石厂转移到菲律宾。这件事情在当时的日本被认为是一件两全其美的好事,污染转移到其他国家,不致危害本国公民,又有充分理由向世人宣称,这是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赚取外汇和工人就业的机会。
——赖余贵《污染转移与生态殖民》
材料二 2005年12月,香港承办世贸部长会议,全球几千名反全球化人马随之纷纷杀到,用特区政府的话叫做“展现世界示威文化”,有人说反对已经“全球化”。(见下图)

材料三 2006年3月11日,博鳌论坛秘书长龙永图在世界多维勒会议上表示,中国和亚洲其他发展中国家不希望成为全球化的替罪羊。(见下图)

走向世界的澄海玩具 西班牙发生焚烧“中国制造”的鞋类似事件 材料四 有人欢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他们认为这是能够带来幸福的“馅饼”;有人反对全球化的到来,认为这是一个“陷阱”。(见下图)
 请回答: (1)你如何看待材料一中的“一件两全其美的好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如何评价材料二中日益升温的反全球化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如何看待中国在全球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全球化现象你有什么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这是一个典型的污染转移事件。发达国家在全球化的过程中把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在20世纪50~70年代,改革卓有成效并促进了经济较快发展的国家是??? (??? ) ①日本?②匈牙利?③捷克斯洛伐克?④波兰 A.①② B.①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析:注意题干中的两个限制条件,“20世纪50~70年代”“改革卓有成效并促进了经济较快发展”,可排除③④。该题属于基础史实的再认再现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975年,邓小平访问法国时指出:“中国是坚决支持西欧联合的。我们认为,西欧国家为维护独立和保证自己的安全,在联合的道路上不断取得进展,这有利于世界局势朝好的方向发展。”这反映了中国政府[???? ] A.争取法国支持,重返联合国 B.意在打破美国孤立中国的局面 C.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D.主动适应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2010年11——12月,第16届联合国气候大会在墨西哥坎昆拉召开,各国政要在此讨论拯救地球、遏制全球变暖的整体行动方案,最终通过了两项决议。其实我国古代人民早就有了保护环境的意识,如西周律法规定“毋坏屋,毋填井,毋伐树木,毋动六畜,有不如令者,死无赦。”《唐律》中更是划出禁伐区和禁猎区等。上述材料最能说明[???? ] A.我国古代就意识到全球变暖问题 B.加强国际合作是保护环境的必要手段 C.立法是保护环境的重要举措 D.重视生态平衡自古就是全球关注的问题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