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据《元史?百官志三》记载:“至元二十五年(公元1288年),因唐制吐蕃来朝见於宣政殿之故,更名宣政院。”由此判断,宣政院所辖之地应该位于下图中的
[???? ]
A.A地??
B.B地???
C.C地???
D.D地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中国古代社会中对血统关系起否定作用的是[???? ]
A、分封制
B、行省制
C、士族制度
D、土司制度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契丹政权和党项政权的相同点
①仿照汉字创制本朝文字 ②与北宋政权有战有和 ③实行蕃汉分治 ④统治者积极接受汉族封建化 [????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历史学家钱穆指出“在此制度下,人民优秀分子均有参政之机会,新陈代谢,决无政治上之特权阶级”。他所指的这一制度是
A.世官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人民优秀分子均有参政之机会,新陈代谢”说明所有人都有均等的参与官员选拔的机会,科举制符合这一特征,故答案选D,A通行于先秦时期,B流行于汉代,C出现在东汉末年,魏晋南北朝时期盛行。
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科举制
点评:中国古代的科举制起源于隋代,此后科举不断随着王朝的更迭而发展进步以致臻于完善,但物极必反,明清时期科举制的弊端逐渐显露出来,1905年秦代最终废除了存续千年的科举制。高考中对科举制的考查角度多样,题型众多,是高频考点和难点,需要在平时学习中强化基础训练。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丁兰,河内野王人。年十五丧母,乃刻木作母事之,供养如生。邻人有所借,木母颜和则与,不和不与。后邻人忿兰,盗斫木母,应刀血出。兰乃殡殓,报仇。……帝嘉之,拜中大夫。”该材料反映的选官制度是[???? ]
A.二十等爵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