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2008年8月14日,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偕夫人来到祖籍地福建省永定县下洋镇思贤村,举行祭祖仪式并祭扫祖墓。 2000年11月,吴伯雄借赴龙岩参加世界客属恳亲大会之机首次返乡祭祖,时隔8年,他再次踏上了家乡的土地。这种尊宗敬祖的习俗源自于中国古代的?(????)???????????????????????????????????????????
A.分封制????????????? B 宗法制???????????? C 世袭制??????????? D 禅让制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史记·殷本纪》载:“帝乙长子曰微子启,启母贱,不得嗣。少子辛,辛母正后,辛为嗣。帝乙崩,子辛立,是为帝辛,天子谓之纣”。材料反映出影响王位继承的主要因素是
A.血缘亲疏
B.地位尊卑
C.长幼有序
D.先帝遗愿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微子启是长子,但因其母地位低下没有资格继承王位,长而不贵;但少子辛,因其母是正后,母以子贵,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反映出影响王位继承的主要因素是地位的尊卑。
本题难度:简单
3、综合题 材料一、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是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至虑也。且日断十事,若五条不中,…以日断月,乃至累年,乖谬(错误)既多,不亡何待?
——引自《旧唐书》
材料二、明太祖说: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引自《明史》
材料三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法院行使其统治权。……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司法权归法院,行政权归大总统。…参议院对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五分之四以上之出席,出席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可决弹劾之。 ——引自人教版高一历史教材
材料四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第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引自1954《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请回答:
(1)材料一、二唐太宗与明太祖对宰相制度的看法和采取的措施分别是什么?(8分)二者看法从根本上说是否矛盾?说明理由(3分)
(2)材料三反映中国近代哪一部宪法?其性质地位是什么?(4分)结合内容指出该宪法有何进步性?(4分)
(3)比较材料三、四,根据所学知识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反映的新中国民主制度有何新特点?(4分)
参考答案:(1)唐太宗认为宰相制度能减少皇帝一人决策失误;实行群相制,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明史·宰辅年表》记载:“成祖简翰林官直文渊阁,参预机务,有历升至大学士者。……至仁宗而后,地居近密,而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阁权之重偃然汉、唐宰辅。”这段材料表明
A.内阁成为法定的决策机构
B.明仁宗时期内阁开始出现
C.内阁地位和权力逐渐提高
D.大学士完全获得宰相职权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据材料
“成祖简翰林官直文渊阁,参预机务”可知参与机务,再由材料“至仁宗而后,地居近密,而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阁权之重偃然汉、唐宰辅。”可知内阁又获得了票拟权,阁权之重很像汉唐的宰相,比较可知内阁地位和权力逐渐提高,所以本题答案选C项。A项说法错误,内阁不是法定决策机构;B项说法错误,内阁在明成祖时期出现的;D项说法错误大学士并没有决策权,不等同于宰相职权。
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内阁制。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徐天麟在《西汉会要》中说:“汉祖龙兴,取周秦之制而兼用之,其亦有意于矫前世之弊矣。”以下各项印证了这一观点的是????
[?????]
A.颁布推恩令?????
B.实行察举制?????
C.重用侍从、秘书等????
D.实行郡国并行制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