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下列各项,能够说明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是:
①斗争的性质是反帝反封建 ②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起了领导作用
③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④是当时世界无产阶级的一部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为组合式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五四运动作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依据的分析与理解能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要弄清新旧民主革命的区别。判断一场革命运动是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还是旧民主主义革命,主要从革命的领导阶级、指导思想和所属世界革命的范畴等因素来分析,①项“斗争的性质是反帝反封建”,旧民主主义革命也是反帝反封建的,应排除。依题意选取B。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右图是张乐平先生1938年5月创作的漫画,其创作意图是

A.庆祝日本侵华计划破产
B.呼吁国共合作共赴国难
C.坚定全面抗战必胜信念
D.歌颂军民合作首战告捷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A不对,日本速战速决的计划破产是在1938年10月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B不对,国共合作已经在1937年七七事变后实现;D不对,抗战首次大捷是1937年9月的平型关大捷;根据图片上“军”“民”的文字,可知是强调全民族抗战
点评:历史图片型选择题主要以历史照片、图片或绘画等为载体,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图片的处理能力及依托图片信息分析说明问题的阐释能力。这类试题不仅提供了生动活泼、直观形象的试题意境,使试题呈现图文并茂的效果,而且也为考生提供了丰富的感知材料和直观印象,为命题和能力考查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反映了文综试题命题改革的方向。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下列对19世纪末帝国主义侵华特征的表述,最确切的是
A.勒索战争赔款,增辟商埠
B.控制中国海关
C.倾销商品
D.展开投资竞争,掀起瓜分狂潮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19世纪末,西方进行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生产和资本急剧扩大且更加集中,对外进行资本输出,成了侵略的最主要手段。对华而言,列强为争夺资本投资场所也进行了激烈的竞争,寻找投资场所的重要的表现就是《马关条约》中允许日本在华投资设厂。另一个方面,由于《马关条约》签订的刺激,列强在1897年后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因此D项符合要求。A、B、C三项都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对华侵略的主要手段,因此答案选D.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861年4月的某一天,赵烈文(曾国藩的幕僚)看到了某书,在其日记中记载:“……其中所言,颇有见识……法法类,皆是效法西人所为,其钦折外洋,殆为心悦诚服,而于夷情景最谙练……观此书,则贼中不为无人。”此书应为 [???? ]
A、《天朝田亩制度》
B、《资政新篇》
C、《天演论》
D、《海国图志》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辛亥前后,人人言变法,人人言革命,太重视了制度,好像只要建立制度,一切人事自会随制度而转变。因此只想把外国现成制度,模仿抄袭。甚至不惜摧残人事来迁就制度。在新文化运动时期,一面高唱民主,一面痛斥旧传统,旧文化。我们试问是否民主政治可以全不与此一民族之文化传统有关联,而只经几个人的提倡,便可安装得上呢?……其实中国历史上以往一切制度传统,只要已经沿袭到一百两百年的,也何尝不与当时人事相配合。又何尝是专出于一二人之私心,全可用专制黑暗四字来抹杀???????????
参考答案:(1)观点:①学习外国制度要与本国国情相结合;②民主政治要与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1)从材料“好像只要建立制度,一切人事自会随制度而转变。因此只想把外国现成制度,模仿抄袭”、“我们试问是否民主政治可以全不与此一民族之文化传统有关联,而只经几个人的提倡,便可安装得上呢?”等内容可以得到的答案。(2)孙中山先生的观点和教材的观点是不矛盾的,教材是基于一般意义上的理解,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孙中山主要是从政治建设的深度进行分析的,角度不一样。(3)根据材料三,可以从人大、政协的定期召开和法律法规的制定等角度进行分析。我国法制民主建设的趋势需要对材料信息进行抽象的概括。
点评:近代以来,追求民族独立、民主权利成为先进的中国人孜孜不倦的奋斗目标。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就是想学习西方的制度,创立一个民主共和国,但是最终是以失败而告终。引进西方的制度需要结合我国的国情。新文化运动对外来文化和民族文化的极端化倾向使得追求民主之路再次经历了挫折。新中国成立后才真正的建立起民主政治。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