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20世纪世界文化最主要的特征是
A.追求理性
B.世界各国文化的激烈碰撞
C.追寻理想世界
D.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总体把握文化在20世纪的特征,即多样化融合发展。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申报》于1872年在上海创刊,历时78年,是中国近代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中文报刊。《申报》以“无偏无党”、“独立之精神”为办报宗旨,其所倡导的舆论“独立”对中国近现代报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阅读20世纪《申报》的部分记事,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近代科技的进步,为报业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
B.《申报》支持中国共产党的武装斗争
C.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直接摧残中国新闻事业
D.《申报》对研究中国近代史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从材料中“安装美国进口的新式印报机,每小时可印报三万余份。其他设备也相继更新”可知,A.近代科技的进步,为报业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说法正确;从材料中“《申报》正式改为股份有限公司。因拒绝日寇新闻检查,宣布停刊。”可知,C.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直接摧残中国新闻事业正确;更具材料中“《申报》于1872年在上海创刊,历时78年,是中国近代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中文报刊”可知,D.《申报》对研究中国近代史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正确。B.《申报》支持中国共产党的武装斗争,从材料中看不出来。故此题应选B项
考点: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
点评:此题为历史研究性学习类型的题目。研究性学习相关能力,不能离开历史学科的基本方法。这些方法概括起来是“史由证来,证史一致,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历史由证据而来,证据既可以是文献资料,也可以是实物资料(如遗迹、遗物、遗址);既可以是文字资料,也可以是音像、图片资料。近年的高考试题中图表材料比例加大。至于根据史实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则要“论从史出”、“史论结合”、“证史一致”,解读历史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做到“有一份材料说一份话”。这类题目,要从提出问题、材料解读、信息处理、结论比较、解决问题等方面加强训练。只有平时学习中这样做过,才不会惧怕这样的题目。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印象派绘画代表作《日出·印象》的作者是
A.毕加索
B.塞尚
C.凡·高
D.莫奈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中国古代最长的一首抒情诗是
A.《诗经》
B.《离骚》
C.《桃花源诗》
D.《木兰辞》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标志是
A.官营手工业的出现
B.机器大生产的出现
C.工场手工业的出现
D.洋务企业的兴办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