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列宁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俄国“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主要得益于(???)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
D.斯大林模式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列宁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实践。“拄着拐杖走路”说明当时苏俄经济渐有起色,应是新经济政策,故选B。A项实行余粮征集制,遭到农民的是强烈的不满;C项是在1925年后,列宁已经去世;D项是在1936年确立。
点评:新经济政策的最大的特点就是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调节生产,在此基础上,苏俄的经济得到好转。此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体制的主要内容、影响等也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这可能被认为是奇观:私人资本主义能成为社会主义的帮手吗?但这丝毫也不是奇谈,而是经济上完全无可争辩的事实。”最先“使奇谈变为事实”的是 (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罗斯福新政
D.改革开放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中“私人资本主义能成为社会主义的帮手”说明在向社会主义过 渡过程中实行“国家资本主义”,由此可知是苏俄的新经济政策。A工业国有化,不允许私人经营,所以A不符合题意。C美国本身是资本主义,不适合题意。D和B相比,时间不是最早。故本题选择B。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5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列宁逝世后.苏联党内围绕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问题多次发生争论。20年代末斯大林和另一位苏联领导人布哈林进行了激烈的论争,下面是双方的主要观点:
关于农业问题
布哈林认为,从长远观点看,需要改造个体农业,但必须在个体农业发展的基础上逐步进行。只要国家政策得当,个体农业还有很大潜力。
斯大林认为,个体农民不能生产出更多的粮食,新经济政策时期产生了富农囤积粮食、投机倒把的问题。因此,必须实行农业集体化,改变农村所有制形式。
关于工业化问题
布哈林
参考答案:(1)消灭个体农业,实现农业集体化;优先发展重工业;通过阶级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苏联早期领导人布哈林曾说:“我们过去以为可以一举消灭市场关系,而实际情况却表明,我们恰恰要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苏俄(联)实施的哪一经济政策体现了这一思想[????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
C.斯大林经济体制?????
D.赫鲁晓夫改革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观察以下两幅漫画,根据图(A)反映的政治主题,判断图(B)走在送葬队伍最前头的人是

图(A)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