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祖国。这两个历史瞬间之所以出现,其根本原因是?(?)
A.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B.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
C.改革开放后综合国力增强
D.邓小平的主观努力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2008年9月,引发于美国华尔街的次贷危机演化和扩大为一场全球金融危机。面对危机,各国政府积极应对,中国政府更是这场危机中的主角,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中国经济实力强大,开始与美国共同主宰世界经济
B.金融危机促使世界形成美、中两个超级大国
C.充分体现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D.中国应对金融危机主要依靠美国的力量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题干给出了关于全球爆发金融危机的情况,分析选项,A项和B项说法都错误,中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没有与美国共同主宰世界经济,联系所学,在这场金融危机中,中国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应对,并对全球应对这次金融危机做出了巨大贡献,D项错误,这场危机由美国华尔街的次贷危机引发,很快扩展到全球,充分体现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答案为C。
考点: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点评:此题难度较大,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对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全球化之间的关系正确把握。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根源是
A.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革和变化
B.“士”在社会、政治活动中十分活跃
C.私人办学兴起,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被打破
D.分封制崩溃,周王室衰落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百家争鸣,其产生的根源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社会的巨大巨变使奴隶制度逐渐瓦解和封建制度的逐渐形成,在社会的转型时期的变化使思想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现象,所以正确的是A,BCD不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根据传统社会理论,欠发达是由于本土社会本性、文化和个性等,不能对工业化的刺激做出反映,传统社会僵化的社会结构或有权势腐败的官员阻碍工业化的进程。在这种社会中,虽然发达国家为其提供了资本、技术和培养了类似于西方的企业家和政治家等精英人士,这种社会也不存在或不能迅速出现一种刺激工业化发展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框架。中心外围理论则认为,现存的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是不发达国家落后的根源。阿根廷经济学家普雷维什首先提出了中心外围理论。他把世界分为中心和外围两大体系。发达国家处于世界体系的中心,不发达国家处于边缘,形成对发达国家的依附,被迫接受了不利的生产专业化分工和不平等的交换关系。不发达国家向西方提供大量廉价的农矿产品,而初级产品出口价格呈现长期下降趋势限制了国内生活水平的改进并严重阻碍了工业化的发展。同时殖民主义强化了这种经济发展模式,一方面外国资本对几种初级产品的投资而产生的飞地经济,限制了其他部门利用资源进行发展的可能性;另一方面,殖民主义使不发达国家的工业处于发达国家的资本控制之下,对本国的民族工业发展造成威胁。
——摘自高德步、王珏著《世界经济史》
评析材料中关于南北差距呈现不断扩大趋势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①南北差距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主要是由于发展中国家自身因素造成的。发展中国家自身的经济条件。如以农业为主的自然经济、市场狭小或市场不统一等导致不能对工业化的刺激做出反映。发展中国家自身的政治体制。如统治腐朽、制度保守、体制落后、政局动荡、对外依赖等阻碍了工业化进程。发展中国家自身的文化观念。如传统农耕思想,安土重迁、恪守祖制、内敛中庸的民族性格和义大于利等观念对工业化的抵制。②南北差距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主要是发达国家造成的。? 发达国家长期的殖民掠夺。如黑奴贸易对非洲的影响等。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如发达国家对技术的垄断、对商品价格的控制等。经济全球化主导和实质。如,经济全球化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其本质是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下列哪一外交成就不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应用和发展
A.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B.参加日内瓦会议并起了积极作用
C.“求同存异”方针被与会各国接受
D.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1953年周恩来在会见印度代表团首次提出。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时间是1949-1950年。BCD均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应用和发展。故选择A。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