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我国古代政治制度复杂多样,名目繁多,并且是多变的,但无论怎样变化,总有一些特点是传承的和稳固的。下列不属于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特点的是
A.皇权至上
B.高度中央集权
C.由复杂到简单
D.深受宗法、等级观念影响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鉴于“今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则情意不亲” ,康有为提出“非易其衣服,不能易人心,成风俗,新政亦不能行” 。其“改易服饰”的主要目的是(?)
A.推动社会近代化
B.增强民族自我意识
C.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促进社会生活近代化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文字“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则情意不亲,新政亦不能行”说明康有为主张变革中国后期服饰风俗,其主要意图在于通过服饰变革,改易社会风俗推动维新变法运动的开展,最终推动中国近代社会化进程,故答案选A。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下列对中国古代儒学发展演变表述不准确的是
A.春秋时孔子创立以仁为核心思想体系的儒学
B.战国时荀子提出“民贵君轻”思想,发展了孔子学说
C.西汉时董仲舒对儒学加以发挥,使其处于正统地位
D.宋代时朱熹集理学发展之大成,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新儒学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民贵君轻”是战国时期儒家思想代表孟子提出来的,发展了孔子的学说,因此B表述不准确,正确答案为B。春秋时期孔子的核心思想为仁和礼,是儒家思想的创始人,A表述准确。西汉的董仲舒发展儒家思想,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得到汉武帝的重用,使儒家思想成为正统地位,故C表述正确。宋代朱熹发展二程创立的理学,是儒学的集大成者,D表述准确。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20世纪初,爱因斯坦从相对论的思想出发,提出了著名的质量能量公式,为核能开发提供了理论基础。二战爆发后,爱因斯坦向美国总统罗斯福提出建议,应抢在纳粹德国之前研制出原子弹。……但当他得知美国向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平民伤亡惨重时,感到非常痛心,他说:“致信罗斯福提议研制核武器,是自己一生中最大的错误和遗憾。”他后悔当初从事科研,“早知如此,我宁可当个修表匠。”
材料二?邓小平指出:“如果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材料三?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穆罕默德·巴拉迪获得了2005年诺贝尔和平奖。他在颁奖典礼上说:“我坚信,假如我们希望逃过自我毁灭的下场,我们集体良知和安全保障体系内就不该允许核武器存在。”“为达到这个目标,我们必须彻底确保不会有更多国家拥有核武器。”巴拉迪还强调了国际原子能机构在监督和平利用核能方面扮演的角色,即确保核材料仅被用于发电、医疗、研究等方面。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爱因斯坦对制造和使用核武器的主张。(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发展核武器的目的及其意义。(4分)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当前核问题的认识。(2分)
参考答案:(1)研制核武器作为预防法西斯核战争的手段;反对把核武器作为大规模杀人武器。(2分)
(2)目的:反对核战争,打破核垄断,维护国家的安全和独立。(2分)意义:增强了国防实力,维护国家安全,提高国际地位。(2分)
(3)核武器依然严重威胁世界和平;要和平利用核能造福人类;防止核扩散。(2分)
本题解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两位历史人物所说话语的用意和基本立场。第(1)问中的实质通过材料中的关键词语“爱因斯坦向美国总统罗斯福提出建议,应抢在纳粹德国之前研制出原子弹”“平民伤亡惨重时,感到非常痛心”即可得出答案;也就是说从爱因斯坦对和平的基本立场和他的态度两个方面来考虑。第(2)问既根据材料二又必须结合所学知识,才能答出第(3)问启示类题目必须按前两问来答。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2010年4月25口,世界银行发展委员会通过了投票权改革方案,将发展中国家在世行的整体投票权提高到47.19%,其中,中国在世行的投票权由原来的2.77%提高到4.42%。这说明
[? ]
A.世行决定权实现了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转移
B.发展中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
C.世行投票权的大小取决于国家的国际地位
D.改革方案有利于各成员国平等分享世行投票权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