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00年~1880年世界贸易总额情况表:(单位:10亿美元)
 ——夏诚著《近代世界整体观》 材料二:英国诺丁汉大学教授郑永年指出:所谓的一个国家外部的崛起,实际上是它内部力量的一个外延,在一个国家内部,自己的国家制度还没有健全的情况下,就很难成为一个大国,即使成为一个大国,也是不可能持续的。……环顾当时的世界,法国正处于君主专制的鼎盛时期;……大清王朝268年的江山才刚刚坐了44年。但是英国,这个地处边缘的小国,却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即将一步步稳健地走向世界的中心。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 ——《大国崛起》之“走向现代(英国)”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反映了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势?试分析其出现的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要叙述17~18世纪的英国是如何“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了先机”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人说:“斯图亚特王朝的败亡归根到底是在王权发展到极致时王权走向谬误,最终导致它的灭亡。”请用史实说明这一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判断题 工业革命大大地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其联系的基本媒介是? A.价格低廉的商品 B.具有威慑力的炮舰 C.充足的剩余资本 D.先进的科学技术
3、判断题 在纪录片《大国崛起》中,曾这样概述:“当英国人从陶醉中惊醒,猛然看见帝国上空的夕阳时,新的太阳已经在大西洋另一端的美洲大陆上升起。”对此表述理解不准确的是( ) A.英帝国曾辉煌一时 B.此种现象主要源于第一次工业革命 C.“新的太阳”喻指美国 D.此事应发生于19世纪中后期
4、判断题 2010年5月1日,全球的目光将聚焦上海,通过世博会分享世界文明的新成果。就1851年第一届世博会在英国举行的原因,某班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提出了以下四种意见,比较契合实际的是? A.当时的英国是 “日不落帝国” B.当时的英国拥有最发达的工业文明 C.当时的英国社会环境较安定 D.当时的英国拥有最先进的政治文明
5、判断题 1433年,(明朝)皇帝突然下诏终止远航,在东南亚海域留下了权力真空区。随后进驻这一海域具有历史进步意义的事件是 A.日本倭寇骚扰中国沿海 B.阿拉伯人恢复印度洋上的传统优势 C.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岛 D.葡萄牙建立包括印度洋的海上霸权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