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1949年10月3日,美国国务院发言人表示,美国政府继续承认国民党政府,拒绝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美国副国务卿韦伯、国务卿艾奇逊先后在记者招待会上表示,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没有作出“接受国际义务”的诺言,美国政府暂时不能决定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于二战后的时局)保罗·肯尼迪在《大国的兴衰》中说:“一个国家,不在美国领导的阵营内,便在苏联的阵营内,任何中间道路的幻想都是不明智的。”美苏对抗的格局使中国没有中间道路可以选择。
——谢益显《中国当代外交史》
材料二 1969年,毛(中国)的外交政策走到了一个转折点。毛给当时的四位解放军大元帅(陈毅、聂荣臻、徐向前、叶剑英)布置了一个“家庭作业”——分析当前的国际局势和中国的战略选择。四大元帅引用了《三国演义》中(一本当时的禁书,但他们肯定毛熟读过“三分天下”)的典故,建议与当时的头号敌人美国打开关系。……在中国与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的冲突中,毛和他的最高同僚们用围棋的概念化解了战略包围的威胁。
——基辛格《论中国》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美国不承认新中国的借口。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中国的外交选择,分析影响此时两国关系的主要因素。(6分)
(2)据材料二,指出中国欲与美国“打开关系”的战略意图。结合所学知识,概述20世纪70年代初中美两国“打开关系”的史实。 (4分)
参考答案:
(1)借口:新中国没有作出“接受国际义务”的诺言。选择:“一边倒”;因素: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不同,二战后两大阵营的出现。
(2)意图:化解战略包围的威胁。史实:乒乓外交;基辛格秘密访华;尼克松访华(或《中美联合公报》发表)。
本题解析:(1)依据材料中“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没有作出“接受国际义务”的诺言,美国政府暂时不能决定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可以总结出美国不承认新中国的借口是:新中国没有作出“接受国际义务”的诺言。第二小问结合结合所学知识,面对美国的封锁、敌对,中国外交上选择“一边倒”的外交方针。第三小问结合20世纪40、50年代的国际背景进行分析,二战后两大阵营的形成和对峙;由于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不同,美中两国处于敌对状态。
(2)依据材料二中“建议与当时的头号敌人美国打开关系。……在中国与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的冲突中,毛和他的最高同僚们用围棋的概念化解了战略包围的威胁。’,由此可以看出当时中国的战略意图是化解战略包围的威胁。第二小问结合所学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缓和的过程进行答题:乒乓外交、基辛格访华、尼克松访华。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下列图片中能够反映“三大改造”时期我国经济建设状况的是(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互助组”是对农业改造过程中出现的形式。在这种形式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不同级别的合作社,最终实现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漫画多以含蓄、隐晦的方式评说世事。右图是2000年出现的新闻漫画《最后的贵族》。该漫画反映了

A.中国加入WTO与国内企业的长远利益相违背
B.中国申请加入WTO旨在打破某些企业的垄断
C.加入WTO后中国一些企业有望增强垄断地位
D.加入WTO后中国企业将面临激烈竞争与挑战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了学生综合分析能力,难度不大。根据漫画信息“真以为我不怕你哪!”和图片“WTO”,说明这一垄断企业受到了WTO的冲击。观察A、B、C、D四项内容,比较一下,只有D项说法比较科学。
【考点定位】必修二·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经济全球化的世界。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从20世纪70年代起,西欧在一系列重大国际问题上采取共同政策,对外尽量“用一个声音说话”,加强政治联合的组织是
[? ]
A.北约
B.华约
C.欧共体
D.不结盟运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境外设厂是多数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重要选择,如海尔、TCL、创维等在墨西哥、俄罗斯、匈牙利、捷克等国建立了众多的海外彩电生产基地和合资公司。下列关于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参与国际竞争,壮大企业实力
B.说明中国经济可以通过海外市场做文章
C.促进了中国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
D.给中国主权和经济安全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和挑战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为材料型选择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历史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从材料中是得不出D项中的结论的。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