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德法两国认为,希腊等国退出欧元区可以成为一种选项;欧盟主席认为,缩小欧元区会给欧洲经济带来严重伤害,以致联盟分裂。此事反映了
A.欧洲一体化遭遇空前挑战
B.欧洲经济一体化加深
C.欧洲政治一体化加深
D.欧元不符合各国需要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分析与知识的迁移能力,材料中主要是对希腊退出欧元区的不同看法, 特别是欧盟主席认为缩小欧元区会给欧洲经济带来严重伤害,以致联盟分裂,据此可以推断出材料主要反映了欧洲一体化的发展过程中遭遇了空前的挑战,A符合题意,B的表述不合题意,C与题意无关,D不合题意,故选A。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3)综上所述,你有什么认识?
参考答案:(1)“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八项主张”、“四点意见”。(或四个决定)核心问题:一个中国。(18分)
(2)材料二的领导人坚持一个中国,材料三的领导人制造“一中一台”,材料三本质是公开分裂祖国。(6分)
(3)祖国统一人心所向,统一大势所趋,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有利于统一。(4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赵本山二十多次登上中央电视台春晚舞台,多次获得全国“小品王”的称号,参加制作、拍摄和演出过十余部影视剧,成为中国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当代文坛领军者王蒙称之为“赵本山文化革命现象”。“赵本山文化革命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
A.“发展才是硬道理”方针的提出
B.“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的指导
C.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D.知识分子建设社会主义积极性的提高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新时期我国文化事业繁荣的原因。“文革”后,经过拨乱反正,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二为”方向和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在这种形势下,文艺领域再次呈现繁荣景象。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下表为美国1950——1973年的进出口贸易情况表(单位:亿美元。“+”为顺差,“-”为逆差)

下列对该表格数据解读正确的是
A.美国对日本与西欧的贸易总额逐渐减少
B.美国的正经济逐渐走向崩溃
C.美国与日本、西欧间的经济竞争日益激烈
D.日本、西欧的经济总量逐渐超过美国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表格获取信息的能力。表格中显示1950-1973年美国与日本和西欧经济贸易,显然有50年代的贸易顺差逐渐演变为70年代的贸易逆差,说明西欧与日本和美国之间经济竞争比较激烈,故选择C项。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家庭是文明社会的基本细胞。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西汉]《札记》
材料二?梁启超认为,旧中国在家庭伦理方面发展了高度的个人道德观,但……在公共道德和公民操行方面……是不够的。这样,他否定了儒教中国的狭隘忠诚和以家庭为中心的自私观念,而主张集体的民主和建立一个强大的国家。 ——[美]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材料三?通过把工作转移到家庭之外,工厂也从不同的方向吸引父亲、母亲、孩子远离家庭,从而改变了传统的家庭生活模式。?——E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材料四?这一运动的收获是空前的……这种社会细胞——家庭改革,对于提高人民的政治?热情,挖掘潜力建设我们的祖国,是会起着重大推动作用。?
——《华北区贯彻婚姻法运动总结》(1953年)
(1)中国古代强调“家齐而后国治”,这种观念的经济和思想基础是什么?
(2)据材料二,说明当时中国社会的家庭伦理观有什么变化。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变化的原因。
(3)据材料三、四,说明推动家庭变革的基本因素有哪些。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四中改革后中国家庭伦理关系有什么新变化。
(4)“父母在,不远游”的观念曾对中国传统家庭生活产生过重要影响。在现代社会中,你如何看待这一观念?(5分)
参考答案:(1)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或自然经济);儒家的伦理道德(或儒家思想)(如果回答儒家伦理道德具体内容——忠孝及两者关系的可酌情给分,回答中国传统思想或宗法制度的不给分)。
(2)变化:在注重个人道德观的同时,更注重公共道德和公民操行的培养。原因: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西学东渐,民主思想的传播;民族危机的加深。
(3)社会经济的发展(或社会化大生产);?国家的政治变革(或政府政策推动)。(如果笼统回答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最多给 2 分)?婚姻自主,男女平等,家庭民主。
(4)这一传统观点有其积极意义,应重视传统观念的现实价值;不应固守传统,这一观念在当今的淡化是一种社会进步。
本题解析:本题立意是文明史观,从农耕文明到工业文明的发展,着重考查在文明发展的历程中与社会经济,政治制度、政策,思想文化及社会生活,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观的相互影响。思考角度应从现代化的角度入手,特别是第二问,分析家庭伦理观变化的原因时,需结合梁启超那个时代的背景,寻找经济、政治、思想现代化的具体因素即,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西学东渐,民主思想的传播;同时还要注意中国特殊的历史背景即民族危机。第四问,则是凸现家庭观念的现实意义,通过设题引导考生认同现代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同时本题还考查了获取信息、解读信息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