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为什么不让中国摆脱那些外国人,他们尽是在她的土地上捣乱。如果他们都能回到老家去,中国这个国家将是中国人多么美好的地方啊!既然我们并不准许中国人到我们这儿来,我愿郑重声明:让中国自己去决定,哪些人可以到他们那里去,那便是谢天谢地的事了。外国人不需要中国人,中国人也不需要外国人。在这一点上,我任何时候都是和义和团站在一起的。义和团是爱国者。他们爱他们自己的国家胜过爱别的民族的国家。我祝愿他们成功。义和团主张
要把我们赶出他们的国家。我也是义和团。因为我也主张把他们赶出我们的国家。”
――马克吐温《我也是义和团》
请回答:
(1)如何理解材料中“外国人不需要中国人,中国人也不需要外国人”这句话?(2分)
(2)作者为什么要和“义和团站在一起”? (2分)
(3)通过阅读材料,你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有什么新的认识?(2分)
参考答案:(1)西方列强不应侵略中国。表明作者是同情义和团的。(2分)
(2)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是一场正义斗争,值得人们同情支持。(2分)
(3)列强对华战争是非正义的,是帝国主义的侵华战争,各国人民是反对侵略战争的。(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九一八事变发生后的第三天,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在宣言中认为,九一八事变的发生,根本原因在于:“苏联无产阶级专政日益强固,社会主义建设得到空前的胜利,五年计划立刻就要完成,这对于帝国主义非常不利……现在日本帝国主义实行占领中国东三省,不过帝国主义进攻苏联计划之更进一步的实现。……外国帝国主义看着中国国民党军阀已经不能消灭革命,看着他在中国的走狗军阀、国民党等已经不能随心所欲的替它保护并扩张对华掠夺的利益,因此便直接占领满洲中国领土。满洲事变便是最明显的表现。……
九一八事变,其实是日本帝国主义政策发展的必然结果,特别是其军国主义者长期以来必欲独霸中国满蒙的侵略野心膨胀的必然结果。尽管对于这种以武力夺取满蒙的方式,日本此时政界及军界内部还有不同意见,但在张学良东北易帜,国民党的势力和影响逐渐深入东北的情况下,坚持把满蒙看成是日本的生命线,大肆渲染满蒙的重要性,不惜为控制满蒙动用武力的收到军国主义影响的众多日本军人,发动这一事变至多只是一个时间早晚的问题。
——杨奎松《“中间地带“的革命——国际大背景下看中共成功之道》
评材料中关于九一八事变的观点。(12分)(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参考答案:评分标准:
一等(12~10分)
①观点明确,须有概括性表述。②史实准确,并能充分支持观点。③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二等(9~5分)
①观点明确,表述较充分。②史实基本准确,尚能支持观点。③论证较完整,表述清楚。
三等(4~0分)
①观点不明确或无观点。②史实不准确或未引用史实。③表述不清楚。
本题解析:首先要将材料中的关于九一八事变的观点概括出来并明确自己的观点:一、九一八事变是帝国主义进攻苏联计划之更进一步的实现;二、外国帝国主义看着中国国民党军阀已经不能随心所欲的替它保护并扩张对华掠夺的利益,因而直接出兵占领;三、九一八事变,其实是日本帝国主义政策发展的必然结果,特别是其军国主义者长期以来必欲独霸中国满蒙的侵略野心膨胀的必然结果。其次,结合所学史实,进行论证自己的观点。史实准确,表述清楚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认为,“大家都认为鸦片战争是一次典型的非正义战争,是鸦片染成的战争……其实,根本是北京愿不愿意和英国订立平等国家关系的问题。”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是站在西方立场上做出的结论
B.未揭示英国发动战争的真实目的
C.掩盖了英国发动战争的侵略性
D.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国际关系准则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我们坚持认为,鸦片战争是英国发动的侵略战争。“闭关锁国”还是“贸易开放”,都应该是中国政府的自主选择,不应该成为发动战争的理由和借口。费正清的观点是站在西方立场上做出的结论,未揭示英国发动战争的真实目的,掩盖了英国发动战争的侵略性,D项不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你从不曾看见,四万万同胞像今天这样,团结得如钢似铁;千百万民族英雄,为了保卫祖国,洒尽他们的热血。”该歌词描述了
A北伐战争的情景?B红军长征的历程
C抗日战争的史实?D解放战争的胜利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分析题干,“四万万同胞”指当时的所有中国人,再分析选项,从对内对外来看,A和D都是中国人内战,和题干意思不符,题干提到的应该是中华民族的对外战争,B不对,全国人民团结起来,一致对外,保卫祖国,反抗侵略,指的是抗日战争,答案C。
点评:此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学生对抗日战争的认识和理解,解题关键是准确理解题干主要意思,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革命党人陈天华说:“国家譬如一只船,皇帝是一个舵工,官府是船上的水手,百姓是出资本的东家?倘若舵工水手不能办事,东家一定要把这些舵工,水手换了,另用一班人,才是道理,这一言论体现的观念是(? )
A.天赋人权
B.主权在民
C.君民共主
D.民贵君轻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材料中强调“东家”(即百姓)可以撤换“舵工”(即皇帝)和“水手”(即官府),说明人民有权来决定由谁来掌握“国家”这艘大船,即“主权在民”。故选B选项。A项主要是强调人的权利是上天赋予的,任何人不能随意的剥夺;C项强调的是君主立宪制,君主依然是国家元首;D项是传统的重民观念,是站在统治阶级的角度进行分析的。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