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2008年9月24日,国家邮政局发行了编号为2008—24《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五十周年》的纪念邮票。其中第2枚邮票是“沙漠绿洲”(见下图),图案是宁夏沙坡头风景区,方格草网和绿树相映,成为一道独特而靓丽的风景,背景是兰新铁路上疾驰的列车。现在,沙坡头植被覆盖率已达43%,16万公顷被沙漠吞噬的土地变成了绿洲,被联合国评为“世界环境保护区500佳”,被誉为“人类治沙史上的奇迹”。图中从沙坡头景区穿过的包兰铁路是在下列哪一时期建成的

[? ]
A.新中国成立初期
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1881年底,有人赋诗赞扬近代通讯事业的发展:“从此千里争片刻,无须尺幅费笔砚。……枝枝节节环四海,地角天涯连一线。”诗中的通讯手段应是
[? ]
A、有线电报?
B、无线电报?
C、有线电话?
D、无线电话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880年刘铭传奏请修建铁路,刘锡鸿等众多官员纷纷反对,理由是修建铁路“不可行者八,无利者八,有害者九”。如每造铁路“山川之神不安,即旱涝之灾易召”;火车飞行,“路稍不平,则或激轮而全车皆碎”;仿西洋造火车,借英、法等国金钱,无由归还,“诸强邻遂相凌逼,几至亡国。”清政府认为“铁路断不宜开”的观点不无道理,遂搁置修路倡议。材料中清政府搁置修路倡议的主要原因是
①封建顽固势力的反对 ②资金和技术的缺乏
③受封建传统迷信思想的影响 ④担心列强借修路控制中国
[?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近代时期的有线电报主要用于?
[? ]
A、军事目的
B、生活奢侈品
C、官商通报
D、生活日用品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电报作为近代科技发展的产物,真正进入中国人的视野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当时,列强为了利用电报这种全新的通讯工具,提高政令军情传达的速度和效率,加强对中国的侵略、控制,提出了在中国铺设电线的要求,但遭到清廷婉拒。1874年,日本发动侵台战争。清廷看到了通讯工具落后、消息闭塞的害处,朝野上下对电线铺设与否展开争论。而此时列强加快了使电报进入中国的进程。1871年;英国人悍然在香港与上海之间铺设了电线。总理衙门对既成事实消极应对,允准铺设水线,仍禁止铺设陆线。李鸿章则主张,既然抵挡不住洋人,不如立足现实,自行铺设电线、举办电报事业。1877年,直隶总督李鸿章最终主持自行铺设了从天津机器东局至直隶总督衙署的电线,随后命于大沽、北塘炮台铺设直达天津电线,并号令淮军各营,顷刻响应。自此,近代中国的电报业发展起来。
材料二 1949年以后,中央人民政府加大投入迅速恢复和发展通信。1958年建起来的北京电报大楼成为新中国通讯发展史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国内最早研制投产的电传机当数1955年问世的55型电传机,此后,国产电报机研发技术不断进步,60年代,“中文电报译码机”问世,可以自动把电码译成汉字,其译印速度相当惊人,每分钟高达2800个汉字,平均速度为每分钟1500个汉字。国产电报机逐渐成为内地市场的主流并组成了国内较为庞大的电报通信网,到1987年,我国已有65个城市开放了用户电报业务,初步形成了以北京上海为国际业务终端局、以省会城市为骨干的国内、国际用户电报网络体系。
材料三 2001年8月1日,从那天起,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取消公众电报业务中的特急和加急业务。此举预示传统电报业务正在淡出百姓的生活,北京电报大楼几乎成为一个时代的象征,而今天,这座著名的电报大楼里的电报业务柜台“蜷缩”在一个很不显眼的地方,每天打电报的用户也只有几位。
(1)根据材料一,指出清廷对电报的态度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历程,并分析其发生变化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电报业在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初期得以快速发展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现象?简析其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历程:由最初的抵制到后来的有条件的接受(或允许西方列强铺设电线),再到最后的自主发展。原因:①列强的侵略,使清廷逐渐认识到了同西方的差距;②洋务派的推动及洋务运动的开展;③加强军事及巩固封建统治的需要。
(2)原因:①国家的重视和投入,形成了全围电报网络体系;②伴随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的实施,国际交流加强,人们交往密切;③中国国产电报技术的不断进步。
(3)现象:电报业日益萎缩。主要原因:20世纪90年代:更为便捷的电话、互联网等新兴通讯工具快速发展,电报失去了竞争优势。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