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民国时期出版的《共和女界新尺牍》分上、下两卷,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其中有《劝姊放足书》《求女士结婚书》《论女界宜设法禁止娼妓书》等。这反映了民国时期( )
A.男女实现了平等
B.女权运动得到发展
C.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D.西方平等思想的传入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民国时期的社会习俗,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材料的能力。由题干材料中文献的名称可知,民国时期女子地位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说明女权运动得到了发展,故B项正确;A项本身观点错误;C、D两项与题干材料无关。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服饰的变化是历史的缩影。下列服饰中,被认为是20实际二三十年代青年人中有文化教养象征的是
A.西装
B.中山装
C.学生装
D.列宁装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9世纪末期电影传入中国,迅速成为民间喜闻乐见的新式娱乐活动。中国人自己制作的第一部有声影片是?(?)?
A.《定军山》
B.《歌女红牡丹》
C.《难夫难妻》
D.《故都春梦》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中国人拍摄的第一部有声电影是B项,《歌女红牡丹》,1931年拍摄。其他各项均错误。
点评:涉及到电影有关的知识需要掌握。我国第一部电影摄制于1905年,是我国电影的开端;1913年的《难夫难妻》是我国第一部故事片;1931年的《歌女红牡丹》是我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渔光曲》是我国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电影。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一九五六年一月二十日)记者进一步直率地问(申新棉纺织印染厂总管理处总经理荣毅仁):“消灭剥削,废除资本主义制度,对于你失去了什么?得到了什么?”
荣毅仁答道:“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它比起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投资总额是多么渺小,得到的却是一个人人富裕、繁荣强盛的社会主义国家。对于我,失去的是剥削阶级人与人之间的尔虞我诈、互不信任,得到的是作为劳动人民的人与人之间的友爱和信任,这是金钱所买不到的。”
——《凯歌行进时期》
你是怎样理解荣毅仁这句话的?
参考答案:中华人民共和国作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是要消灭私有制和剥削制度的。但民族资产阶级对中国革命还是作出了一定的贡献,解放后,他们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因此,中国共产党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时,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他们的利益,因此受到了资本家的欢迎,也保证了改造的顺利进行。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创举。
本题解析: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国家开始有步骤地消灭私有制。由于资本家当中的一些代表人物,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因此,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了有别于官僚资本的政策。通过公私合营、和平赎买等方式,在维护资本家利益的基础上,完成了对它们改造。本段材料反映了公私合营后,作为民族资产阶级代表人物的荣毅仁的真实感受。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礼之所去,刑之所取,失礼则入刑,相为表里也”。东汉时的这一说法反映出当时
A.礼制观念淡化
B.儒法两家结合加深
C.崇尚法家思想
D.儒学独尊地位动摇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依据所学礼属于积极的规范,刑则属于消极的规范,两者相辅相成,共成一体的礼”:正面、积极规范人们的言行。 “刑”:多指刑法和刑罚,对一切违法背礼行为进行处罚“礼之所去,刑之所取,失礼则入刑,相为表里也。”这种礼刑互为表里,礼在则法在,礼失则刑补的状况,正是古人眼里的法律,所谓礼法是也。维护礼制属于儒家思想,强调刑法属于法家思想,材料强调礼法的关系互为表里,没有可以突出哪一家,所以A、C、D,说法不正确,所以选B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