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德国哲学家康德坚持人要自律,不能为了个人的自由而妨碍他人的自由,不赞同公民用革命手段推翻现存的统治者,认为可以对统治者的错误提出申诉,但必须等待统治者对申诉的回应;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则主张当人民的权利被政府篡夺,并被用于压迫和奴役人民时,人民就有权通过暴力手段推翻它。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 ]
A.这是由两人的阶级属性对立造成的
B.两人对如何获得自由平等的主张不同
C.两人对待专制和自由问题的观点完全相反
D.前者蔑视公民权利,后者主张“主权在民”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材料一? 14世纪时,意大利中北部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崛起的商人阶级由于拥有财富而创造了为财富服务的新思维,提出了关照人的生命与尊严的价值观。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传统更多地保留在意大利。……而且意大利各城市同拜占庭、阿拉伯一直有着经济和文化上的联系。因此意大利人更容易接触古希腊手稿和艺术古迹。? ——摘自岳麓版高中教材
材料二?人生来就是平等和自由的。?
——伏尔泰
主权属于人民,统治者的权力来自他同人民签订的契约。?
——卢梭
国家的权力应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三权分立彼此制衡。
——孟德斯鸠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方人文精神产生的条件。(8分)
(2)据材料二概述启蒙思想家的主要观点,并指出这次思想解放运动的核心思想。(8分)
(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启蒙运动在哪些方面表现得比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更彻底。(6分)
参考答案:(1)(8分)①基督教会对西欧文化的垄断
②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
③资产阶级借助复兴古希腊古罗马文化来表达自己反封建思想
④黑死病的蔓延
(2)(8分) 观点:自由平等?三权分立?主权在民
核心:理性主义
(3)(6分) 把反封建和反宗教神学斗争推进到反对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根据资产阶级利益构建政治制度。
本题解析:(1)注意获取材料信息,“14世纪时,意大利中北部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资本主义萌芽;,“崛起的商人阶级由于拥有财富而创造了为财富服务的新思维,提出了关照人的生命与尊严的价值观” ——资产阶级表达自己反封建思想;“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传统更多地保留在意大利” ——借助复兴古希腊古罗马文化,再结合所学,基督教会对西欧文化的垄断导致文艺复兴将矛头指向教会。
(2)注意获取材料信息,“人生来就是平等和自由的” ——自由平等 ;“主权属于人民,统治者的权力来自他同人民签订的契约” ——主权在民、社会契约;“国家的权力应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三权分立彼此制衡” ——三权分立。再结合所学,启蒙运动把人文主义发展为理性主义。
(3)结合所学,启蒙运动不仅批判教权主义,更反对专制制度,所宣传的天赋人权、三权分立、自由、平等、民主和法制的思想,推动了资产阶级的革命和改革,成为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立国之本。
点评:本题的关键在于解读材料。在阅读材料之前应先看设问,这样做可以明白该题提问的角度、内容和解答要求。这样做的作用是使考生对题目的要求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带着问题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去阅读,减少盲目性,加强针对性,提高解题效率。阅读材料,除了阅读正文,对于说明性文字(材料出处、题目、提示语)也要认真阅读,因为这些说明性文字,往往给考生某种暗示和引导。有可能埋伏着解题所需的信息,考生可从中受到启发,收到"得来全不费功夫"的效果。其中的“出处”,如果是提示性的,就必须重视。有时命题会把材料出处放在材料的开头,这不仅仅是设计的需要,更有引起考生重视的作用,并且具有提示性,是必读和必须思考的。如果不属于提示性的,即作者、著作名称都很生疏,阅读时即可舍去不理,对解题毫无影响。阅读过程,要运用语文知识、语文能力来阅读历史材料。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很多游人在巴黎伏尔泰纪念馆前留言。下列留言不正确的是
[? ]
A.你教导我们走向自由
B.你使人类懂得精神应该是自由的
C.你的思想启迪民众的心智,影响深远
D.你的“九十五条论纲”为启蒙运动作了准备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马克思说,启蒙思想家“已经用人的眼光来观察国家,并且从理性和经验中而不是从神学中引申出国家的自然规律”。其中“理性”的含义是
[? ]
A.独立的思考与自主的精神
B.君主的权力与党派的信仰
C.国家的意志与精神的寄托
D.权威的判断与历史的传统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2010年3月14日全国人大高票通过选举法修正案,取消了城乡选举的差别,实现“同票同权”。选举法的修改反映了我国民主政治的 不断发展,这一举措体现了欧洲18世纪启蒙思想家的哪些精神(?)
A.理性民主
B.直接的民主
C.人民主权
D.人生而平等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取消了城乡选举的差别,实现“同票同权”,选举法的修改反映了我国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理念。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