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921年,列宁意识到,有必要与那些具有使工业生产复苏能力的人讲和。这表明列宁决定
A.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实行新经济政策
C.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
D.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可以提取的关键词,一是时间1921年,基本可以做出正确判断为新经济政策时期,二是内容“使工业生产复苏能力的人讲和”,工业生产复苏,需要有资金,市场等,与新经济政策的内容相符。所以选B。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联共(布)“十四大”通过的经济方针是
[? ]
A.实行新经济政策
B.开展社会主义工业化
C.开展农业集体化
D.实施三个五年计划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下面是1919年某地的几个长工的闲话。他们谁的说法不符合史实
A.张三:还是人家俄国好,城里人吃、穿、用,国家统一发给,不用自己花钱去买
B.李四:说的也是,听说人家俄国的农民,有自己的地,可我们还要给地主干活
C.刘五:我觉得俄国不好,农民虽有自己的地,可自己辛苦打下的余粮都给国家,不许卖
D.王六:谁说余粮不许卖,听人说人家列宁专门通过了一项法令,鼓励买卖自由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1919年俄国还在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由国家统一分配生活必须品;十月革命后,颁布了《土地法令》,满足了农民的土地要求;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最大的特点是余粮征集制,余粮交给国家。因此ABC均正确。1921年,通过了新经济政策,以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中,可以买卖。故选D。
点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最大的特点是实行单一的公有制等,不允许买卖商品,后被新经济政策所代替。新经济政策的特点: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基础上,把国家无力兴办的企业交给本国和外国的资本家经营,其实质是合理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某班历史课上,同学们围绕着“苏俄新经济政策”展开了激烈讨论,产生了以下四种结论,其中理解不准确的是
[? ]
A.实施的前提是国家掌握了经济命脉
B.是苏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
C.因为工农矛盾激化而被迫中止
D.允许商品经济的存在与发展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之一是“为把俄国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强国和实现国家现代化创造了重要前提”,对此结论正确的解读原理是
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B.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C.所有制决定经济性质
D.社会形态决定社会意识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