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近代前期,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强国之路。
(1 )概括洋务派、维新派、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们“向西方学习”的主要主张、社会实践及各自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指出他们在目标追求上的共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分析他们在这一追求过程中对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

(2)共同之处:挽救危亡。
(3)影响:①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近(现)代化;②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促进人们的觉醒(或“救亡与启蒙相辅相成”)。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历史学家陈旭麓先生指出,“中国人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开始,进而‘中体西用’,进而自由平等博爱,进而民主和科学。”与材料所说相关的历史人物有 ①魏源 ?②洪仁玕 ?③李鸿章? ④孙中山 ?⑤陈独秀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师夷长技以制夷”对应①魏源;“中体西用” 对应③李鸿章,“自由平等博爱”, 对应④孙中山,“民主和科学”对应⑤陈独秀。因此选B。
点评:对于中国近代思想解放潮流应突出一个主线,就是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与救亡图存的渐进过程。抓住三大特征:一是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主题是为了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富强,学习西方与抵制侵略相联、启蒙和救亡相联,体现了强烈的反封建反侵略性质;二是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不断深化的历程;三是中国人民对西方文化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被动接受(如新思想的萌发、洋务运动)到主动选择(如辛亥革命)的过程,最终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关注四个阶段:从鸦片战争到甲午中日战争,地主阶级学“器物”;从戊戌变法到20世纪初,资产阶级学“制度”;1915—1919年,资产阶级学“思想文化”;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中国共产党从“走俄国的路”到“走自己的路”。抓住五个重点:就是鸦片战争后的开眼看世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洋务思潮、维新变法思想、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材料一?梁启超在1902年4月《与夫子大人书》中,他直截了当对康有为说:欲“唤起民族精神者,势不得不攻满洲。日本以讨幕为最适宜之主义,中国以讨满为最适宜之主义……满廷之无望久矣”
材料二?梁启超自美洲考察归来后,……并激烈反对在中国实行民主共和制。他说:“若夫数百年卵翼于专制政体之人民,既乏自治之习惯,复不识团体之公益,惟知持个人主义以各营其私。 ……排满革命,实行民主共和还为时尚早。”
——上述材料均摘自于《从<新大陆游记>看梁启超思想的突变与还原》
(1)依据材料一归纳梁启超的思想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梁启超持上述主张的原因。(6分)
(2)依据材料二分析梁启超激烈反对在中国实行民主共和制的原因。从材料一和材料二看,梁启超的思想发生了怎样的变化?(8分)
参考答案:(1)主张:学习日本,通过革命反对满族的统治。(2分)原因:日本倒幕成功,成为学习的榜样;变法失败,对清政府感到失望。(4分)
(2)原因:国民素质低;缺乏自治能力,缺少公共道德;实行民主共和的时机不成熟。(6分)变化:从主张革命到反对革命,由倡导民主共和转到君主立宪。(2分)
本题解析:第(1)问,分析材料“日本以讨幕为最适宜之主义,中国以讨满为最适宜之主义……满廷之无望久矣”可见他主张学习日本,通过革命反对满族的统治;发生变化的原因根据19世纪末20世纪初日本与中国的状况总结即可;第(2)问,根据材料中所述“既乏自治之习惯,复不识团体之公益,惟知持个人主义以各营其私” 可知梁启超认为中国,国民素质低;缺乏自治能力,缺少公共道德;因此坚决反对民主共和,对比材料一可见梁启超由革命转向立宪
点评:此类题目依托新材料进行考察,主要考查的使学生的阅读和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与课本所学的知识联系不紧密。在解答此类题目时,注意把握好两点,其一解读要准确,这是解对题的前提;其二,要全面,这时的高分的关键。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清代中国’需要改变,封闭和孤立的,腐朽和没落的,我们自己也在内部改变,无论是洋务运动,还是戊戌变法,无论是辛亥革命,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无论是李鸿章,还是康有为,无论是孙中山,还是毛泽东,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都在尝试利用各种方法,内部改变着“清代中国”,不断催生着一个崭新的新中国。”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促使中国“内部改变”的指导思想分别有哪些
①“中体西用”②?维新思想③三民主义④民主科学⑤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
[?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把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同儒家思想结合起来,宣传维新变法思想的文献是
[? ]
A、《狂人日记》
B、《孔子改制考》
C、《庶民的胜利》
D、《文学革命论》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