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其著作《全球通史》中说:中国为什么会拥有世界上最古老的、连续不断的文明"……促成中国文明的内聚性的最重要因素,也许是通称为儒家学说的道德准则和文学、思想方面的文化遗产。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持肯定态度
B.认为中国有持续、古老、辉煌的历史
C.认为中国文明具有内聚性
D.对中国的儒家学说非常崇拜
2、判断题 红金龙香烟作的广告。广告语:今有烟二种,一为国货,其一则否。君购国货,可为国家挽回少许其利权,否则为国家增漏卮矣。以彼例此,孰得孰失,惟诸君实图利之。材料不能够反映的是

①是“异味争尝”的近代饮食文化的反映
②体现了民族资本家的爱国精神
③说明资本家为获取利润进行欺骗宣传
④民族烟草公司的开办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的经济侵略
A.①③④
B.②④
C.①③
D.①②③
3、判断题 古希腊诗人西摩尼得斯的《德行》诗:“有个故事说,德行/住在难攀登的高山/由纯洁女神们掩护/凡人眼睛看不见/除非从心底流出血汗/求知,智慧,向善/才能攀登这人性之巅。”下列人物的思想与诗人最为契合的是(?)
A.普罗塔哥拉
B.梭伦
C.苏格拉底
D.彼特拉克
4、判断题 下面是新中国成立后五个时期的科技发展情况(科技成果)曲线图,其中出现④阶段发展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A.“文革”的影响
B.中国外交打开新局面
C.“双百”方针的落实
D.苏联的技术援助
5、判断题 服装是一种记忆,也是一种语言.一种文化。它的变化是以非文本方式记录着社
会政治.经济及文化的历史变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4分)
材料一 历代王朝都以“会典”.“律例”.“典章”或“车服制”.“舆服制”“丧服制”
等各种条文颁布律令,规范和管理各阶层的穿衣戴帽,对服装的质料.色彩.花纹和款式都
有详尽的规定,不遗琐细地区分君臣士庶服装的差别,违者要以僭礼逾制处以重罚。
——刘志琴《服饰变迁——非文本的社会思潮史》
材料二 康有为曾上书光绪帝:“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则
情意不亲,邦交不结矣”,“中国宽衣博带,长裙雅步而施万图竞争之世……诚非所宜”。
——节选自康有为1898年9月递呈光绪皇帝的《请断发易服改元折》
材料三 文化史学家布克哈特把图像称作“人类精神过去各个发展阶段的见证”。认为通过
图像可以加深对历史变迁的理解。以下是一组图片材料。

图一:清代的长袍马褂


图二:西装和中山装
?
图三:“文革”时期人们的穿着

图四:当代绚丽多彩的服饰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有关服饰的规定体现了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什么特征?(2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康有为有何主张并说明其理由。(5分)
(3)图二与图一相比,图四与图三相比,说明图二.图四服装发生变化的政治和思想因素(8分)
(4)在材料三中,从图一到图二,从图三到图四,你能看出中国服饰变化有什么趋势?从这
种变化中,你能得出中华民族在不同阶段各有何精神追求?(6分)
(5)综合以上认识,中国近现代服饰的变化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3分)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