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朦朦胧胧张眼一瞧,黑暗里突然突出一线红。这是什么?——原来是北极下来的新潮,由近东卷到远东。”这是民国七年,刘大白写的《红色中华》中的几句诗,它的创作背景是
A.五四运动爆发
B.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
C.苏联建成社会主义社会
D.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情况的掌握。解答此题要注意时间“民国七年”,正是1918年。分析选项,A是1919年;B是1921年;C是1936年;D正是发生在1918年,李大钊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等,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所以应选D。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我们今日的环境,真是不幸极了:社会的种种组织,风俗,制度,都是过渡时代、‘青黄不接’——新文化未能完全产出,旧道德已宣告破产;使得国内的军政、民政以及工商百业,都显出一种黯淡凋零的状态,比之欧洲黑暗时代,也差 不多。”这表明,当时中国道德伦理建设存在的问题是( )
A.尊孔复古逆流兴起
B.除旧而未能立新
C.新文化运动过于强调民主
D.道德伦理规范混乱,出现倒退趋势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从题干中可以看到“旧道德已宣告破产”,这种状况出现在新文化运动后,再联系题干中的“过渡时代”“青黄不接”两个词,可以判断B项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刘大白在诗《红色的新年》中写道:“拿锤儿的说:‘世间底表面的,是谁造成的?你瞧!世间人住的、著的、使的,哪一件不是锤儿下面的工程?’拿锄儿的说:‘世间的生命,是谁养活的?你瞧,世间人吃的、喝的、抽的,哪一件不是锄儿下面的结果?’”(注:刘大白,最早反映工农生活的诗人,该诗创作于民国七年)其创作的背景是
[? ]
A.胡适等人提倡新文学革命
B.南京国民政府统治黑暗
C.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
D.中国共产党创立,宣传社会主义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标志新文化运动拉开了序幕的是(?)
A.严复翻译的《天演论》出版
B.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C.鲁迅《狂人日记》的发表
D.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新文化运动从此拉开序幕,故选B。A项是维新变法时期的成就,推动了维新变法的进行;C项是在新文化运动中的成就,反对儒家伦理道德;D项是在十月革命以后,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作品。CD都是在新文化运动开始后。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新文化运动是1915年开始的思想解放运动,宣传西方的民主与科学,反对儒家传统道德伦理观念,全盘否定传统文化,肯定西方文化,造成了不好的影响,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里的继续。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新文化运动是近代前期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下列图片反映的史实与这次运动的
爆发无关的是: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