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说:“私有的武力,是太平天国内战的意外副产品。”下列所述符合这一说法的是
A.洪秀全视太平军为自己的私人势力
B.袁世凯用新法编练的北洋陆军成为自己的权力基础
C.曾国藩的“湘军”更多听命于领袖
D.李鸿章主持成立北洋舰队成就了他的政治地位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近代以来,辛亥革命在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具有某种标志性的意义,其对中华文明的贡献是多放面的,人们对它的认识也因角度的不同出现多种说法。美国学者费正清在《剑桥中国晚清史》总对辛亥革命的界定提到两种说法。第一种将辛亥革命理解为1911年秋至1912春发生的一系列事件;第二种把辛亥革命理解为20世纪社会革命中的1900——1913年阶段。请回答:
(1)第一种说法主要是从哪一方面审视辛亥革命?列举相关史实加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社会思想和社会生活方面的变革对第二种说法加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运用上述视角认识五四运动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政治革命。武昌起义、中华民国的成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
(2)民主共和的观念逐渐传播并深入人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社会习俗的变革之风初开。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思想解放运动(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新文化对社会习俗的变革产生重大影响。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3分)辛亥革命是完整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问题一:偶然与必然
张鸣认为,“起义前一个月,革命党人在汉口试验炸弹不慎爆炸,暴露了据点。清政府拿到了他们丢下的革命党人名册、武器,湖广总督瑞澂抓了20多个人。之后就有传言说瑞澂要按图索骥把所有革命党都抓了,当时新军军营里有不少革命党,包括一些跟革命党有过交往的人,大家都人心惶惶……其实瑞澂未必打算追查,但谣言四起,”形成一种人人自危的恐怖气氛。武昌起义其实是出乎意料地爆发,并出乎意料地取得成功,带有极大的偶然性。金冲及则认为历史的发展决不会是无缘无故的,总由当时的客观大趋势所决定,这就是必然性。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6分)
问题二:成功与影响
列宁说:“资产阶级革命面前只有一个任务,就是扫除、摒弃、破坏旧社会的一切桎梏。任何资产阶级革命完成了这个任务,也就是完成它所应做的一切,即加强资本主义发展。”
(2)结合列宁的观点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辛亥革命的理解。(4分)
问题三:继承与发展
1956年,毛泽东在纪念孙中山诞辰90周年时说:“现代中国人,除了一小撮最反动分子以外,都是孙先生革命事业的继承者。我们完成了孙先生没有完成的民主革命,并且把这个革命发展为社会主义革命。”
(3)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采取了哪些措施“完成了孙先生没有完成的民主革命”?(3分)
参考答案:
(1)答案一:考生将辛亥革命爆发作为一个孤立的事件思考
观点:是偶然的。
理由:革命党人试爆炸弹不慎爆炸,清廷大搜捕的谣言盛行,人人自危。(2分)
(若答出其他理由,言之有理即可得分。只答出观点不阐明理由,不得分)
答案二:考生能将辛亥革命爆发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思考。
观点:是必然的。
理由:当时已经具备了革命的主客观条件。具体要点: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民主革命思想广泛传播;革命政党成立;清政府卖国的反动本质进一步暴露;保路运动等收回利权运动的兴起等。(4分,答出四点即可)
答案三:考生能将偶然因素和必然因素相结合,全面思考问题。
观点:既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
理由:偶然性的理由参见答案一;必然性的理由参见答案二。(6分)
(2)辛亥革命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它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国内实业集团纷纷成立,开工厂、设银行成为风气。(4分)
(3)推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实现了民族独立和民族平等,建立起中国特色民主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现了普遍平等的人权,完成了土地革命,实现了耕者有其田,改善了人民生活水平。(3分)
本题解析:
(1)本题考查了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偶然性”可根据材料中的信息“革命党人……试验炸弹不慎爆炸,暴露了据点”“传言……瑞澂要……把所有革命党都抓了……人人自危”作答;“必然性”可根据当时民族工业发展的状况、民主思想的广泛传播、清政府反动卖国本质的暴露等知识点作答。
(2)本题考查了辛亥革命的意义。由材料中的信息“资产阶级革命……就是扫除、摒弃、破坏旧社会的一切桎梏”可知应回答辛亥革命在政治方面的意义。
(3)本题考查了建国初期的民主政治和经济建设。可从新中国成立的意义、建国初期的三大民主政治制度的确立和土地改革的意义等方面作答。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2009年6月,为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88周年,《马林与中国》文献图片展在上海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开幕。200余件珍贵文物、史料和照片公开展出,其中来自荷兰等地的实物、史料是首次与中国公众见面。众多珍贵历史资料最能说明:( )
A.荷兰人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B.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得到了共产国际的帮助
C.先进的中国人开始“以俄为师”
D.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紧密结合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中国共产党一大“会址”中有来自荷兰等地的史料,从而说明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得到了共产国际的帮助,A项错误,十月革命给中国馆送来了马克思主义;C、D项在材料中没有反映。
点评: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宣告中共成立。中共的成立得到了共产国际的巨大的帮助,成立后也成了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在共产党早期的活动中,共产国际给与了积极地指导,但是随着共产党的活动的开展,共产国际的指导往往脱离了中国的国情,造成了消极的后果。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856年秋,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鼎盛,其主要标志是(? )
A.攻占南京
B.天京突围和西征取得胜利
C.李秀成率军攻至上海近郊
D.取得三河镇大捷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鼎盛是在鄱阳湖打败了汉族地主武装曾国藩领导的湘军力量,这场战役发生在太平天国运动的西征途中,所以答案选B,A C D三项与太平天国运动军事上达到顶峰不符。
点评:高考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考查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①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背景②太平天国运动的革命纲领③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及阶级局限性④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等方面。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