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历史必备知识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答题技巧(2017年最新版)(二)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理解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万物便生长繁育了,这是儒家的中庸思想。因此伦理的德性即是中间性与之一致,②正确。“放纵自己的欲望是最大的祸害”是亚里士多德在《伦理学》阐述的“中道”学说,认为“中道”是一种德性。所谓中道,就是人们用理智来控制和调节自己感情与行为,使之既无过度,也无不及,而自始至终保持适中的原则,③正确。①④均与材料观点不符。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董仲舒融合先秦以来各家思想形成新儒学,其思想基础源于对一部儒家经典的新阐释,改经典是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管子 明法解》说:“贫者非不欲夺富者财也。然而不敢者,法不使也。”据此推理,法家思想中的“法” |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正是“法”才导致了贫者不敢夺富者的财富,所以,据此推理,法家思想中的“法”当然也就利于保护有产者利益,而其他几个选项是无法体现出本题的主旨的,所以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A。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法家思想中的“法”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14分)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想回到西周,维护奴隶制,政治上是保守主义者,有他的落后一面,但他是伟大的史学家、教育家和人道主义的倡导者,他在历史文化遗产的继承、整理和传播上有卓越的贡献。
——《论孔子思想》
(1)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的思想中能体现其是“保守主义者”和“人道主义者”的主张各是什么?(3分)
材料二 其实儒家思想取得胜利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两汉400余年,它渐渐由孔孟时期的原始儒学衍化为掺杂了诸子思想和古代迷信的庞杂思想体系。……与其说儒家思想征服了汉代学者,不如讲是汉代学者改造了儒家思想。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2)材料中“儒家思想取得胜利”指的是什么?(2分)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其“取得胜利”的原因。(4分)
材料三 明末清初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三大思想家影响巨大。他们以前所未有的犀利笔锋对以往正统宋明理学做出总结性批判,开创了具有……务实精神的一代进步思潮。
—— 摘自岳麓版教材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这种“进步思潮”的共同主张及意义。(5分)
参考答案:(1)保守主义者:礼,克己复礼(恢复周礼)。(1分)
人道主义者:仁,仁者爱人;为政以德。(2分)
(2)含义:儒学在政治上占据统治地位,在传统文化中占据主流地位。(共2分,答“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给1分)
原因:①思想融合:融合阴阳家、道家、法家等思想;
②汉代学者改造,适应了统治(专制集权)的需要。(4分)
(3)具体表现:政治:批判封建君主专制;经济:主张发展工商业;学术:经世致用(3分)
意义:为儒学的发展注入活力;冲击君主专制统治;给后世民众以思想启迪。(2分)
本题解析:(1)“孔子想回到西周,维护奴隶制,政治上是保守主义者”,保守主义主要体现在维护周礼形成的统治秩序,也就是克己复礼。孔子作为人道主义者,主要体现了对人民的关心,反对暴政,对统治者提出实行仁政的主张,即“仁,仁者爱人”;“为政以德”。
(2)“儒家思想取得胜利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成为当时社会的主流思想,汉武帝起用很多儒学家参与国家大政。儒家学说成为政府选拔人才、任官授爵的标准。教育也为儒家所垄断。材料中“儒家思想取得胜利”指的是儒学在政治上占据统治地位,在传统文化中占据主流地位。“它渐渐由孔孟时期的原始儒学衍化为掺杂了诸子思想和古代迷信的庞杂思想体系”。“汉代学者改造了儒家思想”。概括材料可知“儒家思想取得胜利”的原因是思想融合,即融合阴阳家、道家、法家等思想,以及汉代学者改造,适应了统治(专制集权)的需要。
(3)“明末清初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三大思想家影响巨大”。明末清初三大儒的思想最具有代表性,注意结合教材知识回答。政治上批判封建君主专制经济:经济上主张发展工商业;学术上经世致用。结合明清时期的历史阶段特征,这种“进步思潮”为儒学的发展注入活力,冲击君主专制统治,给后世民众以思想启迪。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儒家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影响;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历史答题模板《古代中国的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