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戈尔巴乔夫在邓小平诞生100周年前夕接受新华社记者书面采访时指出:“邓小平……最大的功绩就是提出了新的理论。这是一种全新的世界观,是对中国现实条件的全新理解,是对历史经验的有效借鉴。”以下观点不能印证这种“全新理解”的是
A.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标准
B.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和暴力斗争
C.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D.计划与市场都是资源配置的手段
2、判断题 有历史学家认为,中国改革开放经历了三次思想解放,分别发生在1978年、1992年和1997年。这里所说的发生在1992年的思想解放应是
[? ]
A.打破了长期以来的个人崇拜
B.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D.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82年1月,中共中央批准了《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指出:“目前实行的各种责任制,包括小段包工计酬,专业承包联产计酬,联产到劳,包产到户、到组,包干到户、到组,等等,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不论采取什么形式,只要群众不要求改变,就不要变动。”
材料二 1983年1月,中共中央印发的经中央政治局讨论通过的《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进一步肯定了以农户或小组为单位的联产计酬责任制。1983年成为联产承包责任制全面落实,并向农村体制改革纵深发展的一年。同年底,全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农户占农户总数的90%以上。
材料三 1984年,中共中央发出《关于一九八四年农村工作的通知》,作出延长土地承包期的规定。1985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中宣布: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农户家庭经营长期不变。这标志着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迈出了重大的一步。
材料四 中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农业总产值从1978年的1459亿元增加到1988年的5300亿元,按可比价计算,10年间增长82.8%,平均每年增长6.2%。农民收入人均从1978年的134元增加到1988年的545元,增长3.1倍。
——靳德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思考:
根据以上材料,评述1982年以来农村实行的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形成过程、确立依据以及实施成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判断题 美国经济学家弗理德曼访问中国后写道:“1988年街道上的色彩与服装明显多元化,与此伴随的,则是经济增长与发展的明显迹象。农业改革效果十分明显……私营企业有所发展……得到允许的、有限的经济自由已经在改变中国的面貌。”说明当时的中国?
A.私有经济主体地位上升?
B.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
C.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
D.改革开放改变着社会面貌
5、判断题 “脚踏黄河水倒流,搬来泰山做枕头;决心苦战十五年,赶上英国不发愁”。这首新民歌创作的时代背景是
[? ]
A.改革开放新时期
B.农业合作社高潮中
C.“大跃进”运动
D.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