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列各项中,属于图2所示会议主要成果的是

A.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B.确立了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外交方针
D.通过了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9世纪中期,中、俄、日三国都在当时形势下进行了改革,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戊戌变法和日本明治维新发生的相同原因有哪些?(3分)
(2)上述两个事件有何内在联系?请结合所学知识加以分析。(3分)
(3)指出俄、日两国改革的内容有何不同。说明改革对两国产生的共同影响。(4分)
(4)中日两国改革面临相似的背景,其结果却一成一败,从中我们可得到什么启示 (2分)
参考答案:(1)原因: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民族危机加剧;有识之士的大力倡导。(3分)
(2)明治维新后日本对外扩张,发动侵华战争,中华民族危机加深;维新派借鉴日本成功经验,发起戊戌变法,挽救民族危亡。(3分,其它言之有理同样赋分)
(3)俄国改革主要是废除农奴制,日本全面向西方学习。改革使两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逐渐强盛,大力对外扩展。(4分)
(4)启示:中国封建势力强大,必须推翻它中国才能富强;改革不可能一帆风顺的,中国的改革艰难而曲折。等(言之有理得分)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对中国戊戌变法,日本明治维新、俄国农奴制改革原因、成功和失败原因和产生不同的后果上组织句子。最后一问的认识只要能够结合两国改革的背景很容易得出结论。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三字经》中写道:“人之初,性本善。”在人性论上,持相同或相近主张的思想家是(?)。
①孟子?②荀子?③韩非子?④苏格拉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荀子主张“性恶论”,认为人天生都是恶的;苏格拉底认为人必须有知识才能达到善,孟子主张“性善论”,二人都主张人的善,所以主张与题目中的《三字经》相同或相近。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脚踏黄河水倒流,搬来泰山做枕头;决心苦战十五年,赶上英国不发愁。”这首民谣创作的时代背景是
A.一五计划的制定
B.“大跃进”运动
C.农业合作化运动
D.改革开放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纵观整个材料不难发现,“决心苦战十五年,赶上英国不发愁”是大跃进时代的带有时代烙印的口号,所以决心苦战十五年,赶上英国不发愁。”这首民谣创作的时代背景是B.“大跃进”运动。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位于河北唐山的启新洋灰公司是旧中国最大的民营水泥企业。1934年前最高产值曾达到27万吨,此后产量显著下降。1947年仅到16万吨。1934年后该公司经营每况愈下原因有
①公司自身产品竞争力差?②官僚资本的侵夺
③帝国主义的经济掠夺?④残酷的战争环境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根据题目提供的时间信息:1934年前最高产值曾达到27万吨,此后产量显著下降;1947年仅到16万吨。1934年,正值中国国内国共内战,社会性质仍没有改变,受官僚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压迫。①公司自身产品竞争力差不是该时期特有的原因,同时“启新洋灰公司是旧中国最大的民营水泥企业”可以间接说明其产品有一定的竞争力,给予排除。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