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在启蒙时代,中国形象变为了启蒙思想家手中的一个武器,启蒙思想家普遍认为, 用道德治理国家是中国的一大特征。道德与宗教、法律、礼仪、民俗为合一体,成为上至皇帝,下至小民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国家因而长必久安。
材料二:“(中国)皇帝自古以来便是首席大祭司,由他来祭天,祭祀天上的神和地上的神。他可能是全国首屈一指的哲学家(注:在18 世纪的法语中,“哲学家”一词含义大体上是贤能的智者,并不一定是严格意义上的对哲学有专门研究的学者。),最有权威的预言者,皇帝的御旨几乎从来都是关于道德的指示和圣训。” ?
伏尔泰认为,……中国的法律与伦理道德融为一体,因而深入人心,成为民众自觉遵循的行为规范,从而减低了法律的严酷冷峻,增加了人情味。……除了惩治罪恶,中国法律还褒扬善行。
材料三:(孟德斯鸠)后来改变了看法,毫不犹豫地把中国归入专制主义的行列。……中国没有强大的教会能与皇帝抗衡,恰恰相反,宗教势力往往需要皇帝的支持,所以中国的皇帝实际上集政权和教权于一身,可以凭借其双重权力为所欲为。……中国的法律往往与习俗相混,判断是否违法并无严格的依据,罪与非罪、重罪与轻罪,最终都取决于皇帝的意志,具有极大的随意性。这就是说,皇帝不但是最高行政长官,同时也是最高立法者和最高司法长官。……因此结论只能是:“中国是一个专制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
材料四:绝大多数欧洲学者只能通过出版物分享传教士提供的有关中国的信息,仅有少数有缘结识在华或曾经赴华的传教士,向他们索取更多有关中国的信息,与他们共同探讨有关中国的种种问题。这类直接交往除了少量面对面的交谈,主要形式是信件往来。……通过各种渠道与在华传教士建立了通信联系的欧洲学者中,最有名的便是著名的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另一位与传教士有很多交往的学者,是法国人弗雷莱。?
?——以上材料均出自许明龙著《欧洲18 世纪“中国热”》
(注:18 世纪欧洲“中国热”由兴起到衰落的百余年间,大体相当于中国清朝的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时期(1661 -1799 年))?
阅读后请回答:
(1 )概述材料一中所说的“中国形象”是什么?说明法国启蒙思想家将“中国形象”作为武器的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依据材料二、三归纳指出伏尔泰、孟德斯鸠眼中的“中国形象”分别是什么?并说明他们的各自依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根据材料四和伏尔泰、孟德斯鸠的政治主张,分析说明他们对“中国形象”看法不同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判断题 关于16世纪的宗教改革,有人曾这这样比喻:“教会原本是教徒与上帝的接线员,于是借助这个电信垄断地位大发横财。自此之后,人人自带直拨上帝的热线了”材料反映了这场宗教改革
A.主张废除宗教仪式
B.否定信仰上帝
C.挑战天主教会权威
D.宣扬《圣经》至高无上
3、判断题 宗教改革进一步发扬了人文主义精神,其表现为
A.教会服从世俗君主的权力
B.加强对“异端”思想的打击
C.肯定人的努力和现世成功
D.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权
4、判断题 下列属于智者学派的是 (?)
A.普罗泰戈拉
B.苏格拉底
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
5、判断题 有人说:“近代西方什么都禁,就是不禁人的本能。古代中国什么都不禁,惟独禁人的本能。”假如你同意上述观点,主要依据是
?[? ]
A.启蒙思想;民贵君轻
B.因信称义;天人感应
C.人文主义;存天理,灭人欲
D.信仰得救;致良知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