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题《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十)
2017-03-02 08:40:36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大 中 小】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在从秦朝到清朝不断强化的过程中偶有特殊情况,能反映这一情况的是 ①秦朝在全国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 ②汉初吸取秦亡教训,推行郡国并行制 ③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清初“军国政事” ④清初,雍正帝命令地方大员密折秦事 A.①④ B.①③④ C.③④ D.②③
|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在从秦朝到清朝不断强化的过程中偶有“特殊情况”,是指皇帝的权力受到制约,地方不服从中央的情况。①秦朝在全国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排除。汉初吸取秦亡教训,推行郡国并行制,中央集权受到削弱,造成七国之乱。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清初“军国政事”,皇权受到制约,②③符合特殊情况,因此选择D。雍正帝命令地方大员密折秦事,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排除④。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西汉中央集权的加强·郡国并行制;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议政王大臣会议。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2分) 材料一?从文明演进的角度看,中西民主制度的第一次分野几乎是必然的,无论是古希腊的城邦民主,还是中国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他们都各自适应了当时当地的历史和地理条件,是制度演进的客观结果,而不是人们主观选择的结果。……到清朝后期,当西方国家再一次回到民主制的时候,我们的老大帝国已经落后西方国家很多了,甚至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险,有识之士敏感地觉察到这将是“三千年来未有之变局”。处于这场变局中的许多人以为必须全盘西化,实行西方式的民主制度才能救中国,却不料历史的演进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中西民主制度在这场持续近百年的历史变局中第二次分野。这一次分野,中国选择了民主制度,但中国所选择的民主不同于西方的民主。 ——摘编自潘传表《中西民主制度的两次历史分野》 材料二?和中国古代那种静态的、有很大凝固性的社会不同,中国近代是一个动态的、新陈代谢迅速的社会;和西方从中世纪到近代是通过自我更新机制来实现社会变革也不一样,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接踵而来的外力冲击,又通过独特的社会机制由外来变为内在,推动民族冲突和阶级对抗,表现为一个又一个变革的浪头,迂回曲折的推陈出新(即推封建主义之陈而出民主主义之新)。所以,中国近代社会的演变有其很大的独特性,这需要通过对社会机构、社会生活和社会意识形态各方面做具体深入的研究来说明。?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序》 材料三?中国从前是很强盛很文明的国家,在世界中是头一个强国,现在还不如殖民地,为什么从前的地位那么高,到了现在便一落千丈呢?此中最大的原因,就是由于我们失去了民族精神。我们今天要恢复民族地位,便先要恢复民族精神。……除了大家联合起来做成一个国族团体以外,就要把固有的旧道德先恢复起来。……就是固有的知识也应该唤醒他。……现在要恢复固有的地位,便先要把我们固有的能力一齐都恢复起来。……恢复我一切国粹之后,还要去学欧美之长,然后才可以和欧美并驾齐驱。 ——摘编自孙中山《三民主义》(1924年3也2日)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西民主制度第一次历史分野各自是如何实现的?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方政治两次分野之间的关系。(8分) (2)材料二中提到的“新陈代谢”实际上是指什么?请用史实说明“接踵而来的外力冲击”又是什么?(6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孙中山恢复民族地位的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他提出这些主张后为此付出的努力。(8分)
参考答案: (1)实现:古希腊通过梭伦、克里斯提尼和伯利克里改革逐步确立和发展起奴隶制民主政治。中国在秦统一全国后正式建立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后来不断发展、完善、强化。(4分) 关系:古希腊的民主理论和实践成为近代西方政治文明的摇篮,近现代西方民主制度继承和发展了古代雅典的民主制度,但二者又有本质区别。(4分) (2)“新陈代谢”:实际上是指近代中国社会变化或转型,是指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2分)“接踵而来的外力冲击”:指的是1840年以来欧美等资本主义强国对中国发动一系列侵略战争及不平等条约签订所产生的影响;(2分)欧美资本主义生产生活方式及现金科学技术的传入和影响。(2分) (3)主张:民众的团结;恢复民族的精神,恢复固有的道德、知识、能力;学欧美之所长。(6分) 努力: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推动国民革命。(2分)
本题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解题的关键在于准确理解“中西民主制度的第一次历史分野”的基本含义,从材料中可知是指古希腊的城邦民主和中国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依据教材知识可知古希腊的城邦民主(雅典民主政治)制度的建立和中国中国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秦的建立-后世的发展、完善而不断强化);第(2)问,第一小问,结合材料可知“新陈代谢”主要指的是近代中国社会的转型,以此归纳即可;而“接踵而来外力冲击”是指:自1840年以来外国或西方国家对中国发动的一系列侵略战争;以及战争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组成的不平等条约体系及其影响;还有欧美的生产生活方式的急速地渗入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等。第(3)问,考查学生阅读、提炼信息的能力,第一小问结合“先要把我们固有的能力一齐都恢复起来。……恢复我一切国粹之后,还要去学欧美之长”归纳即可,第二小问需要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如第一次国共合作,推动国民大革命等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中国古代和世界近现代都很注意用权力制约权力,以下关于隋朝三省六部制中的三省职权牵制与监督和孟德斯鸠三权分立中的三权制约最根本的不同是(?) A.三权内容不同 B.对社会影响不同 C.本质目的不同 D.产生时代不同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三省六部制的本质体现了专制主义的发展,而三权分立体现了近代民主政治的思想理论。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戴逸先生评论清王朝某项制度时说:“它是皇帝私人的工作班子,直接听命于皇帝,帮助皇帝出主意,写文件,处理重大政务,如升革文武官员、审理重大案件、制定大典礼节、查考兵马钱粮等。”与“它”相关的是(?) A.“掌丞天子,助理万机” B.“中书取旨,门下封驳” C.“首辅独专票拟,阁权至重” D.“军国大计,罔不总揽”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抓住题干中的时代“清朝”“它是皇帝私人的工作班子”的信息可知这一机构是军机处,故D项正确;清代没有宰相,故A项错误;B项是正式、法定的机构,与题干中“它是皇帝私人的工作班子”的信息不符,故排除;C项明朝的状况,不符合题干要求,排除。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选官制度,中国历史上的选官制度有一个演变的过程,西周、汉代与唐代是三个重要的发展阶段。 问题:(10分) (1)按示例填写表格。(3分)
 (2)简要评述汉、唐的选官制度。(7分)
参考答案:(1)答案1:回答符合史实。f6分) ①世卿世禄制;②推举制:⑤考试成绩 其他答案。(0分) (2)论据(4分) 答案l:能全面评述两种选官制度的利弊得失。(4分) ?就推举制而言,推荐者若出于公心,举贤不避亲,也能选拔到优秀的人才,但它容易使推举人与被推举人之间结成特殊的施思、报恩关系。就科举制而言,普通士人原则上皆可参加考试,扩大了统治基础,但若考试内容不恰当,也不能反映出真才实学。 答案2:单方面评述两种选官制度的利或弊。(2分) 其他答案。(0分) 组织(2分) 答案l:叙述连贯成结构。(2分) 答案2;叙述较连贯。(1分) 其他答案:罗列论据.(0分)
本题解析:(1)准确真写相关选官制度名称及选官标准。 (2)评述选用史实准确、全面;利弊兼顾;答案组织连贯、简洁。
本题难度: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