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历史高频试题、高中历史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古代史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 古代中国的经济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手工业的发展 商业的发展 资本主义萌芽 主要经济政策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宋明理学 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科技成就 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 文学成就 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古希腊的民主政治 罗马法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智者学派 苏格拉底
近代史
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 启蒙运动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新航路的开辟 西欧列强的殖民扩张 两次工业革命 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法国共和制的确立 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 《共产党宣言》 巴黎公社 近代科学技术 经典力学 生物进化论 改良蒸汽机 电气技术的应用 19世纪的世界文学艺术 文学的主要成就 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 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 两次鸦片战争 太平天国运动 甲午中日战争与八国联军侵华 辛亥革命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国共政权的对峙 抗日战争 解放战争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 洋务派近代工业的创办及其影响 民国初期和国民政府前十年民族工业的发展 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民族工业 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初步发展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新思想的萌发 维新思想 新文化运动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三民主义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和交通通讯的变化
现代史
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俄国十月革命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斯大林模式” 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929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罗斯福新政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的加入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与影响 现代科学技术 相对论与量子论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文学的主要成就 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 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 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文化大革命” 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 “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经济体制改革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新中国初期的对外关系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重要外交活动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 大众传媒的发展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孙中山三民主义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 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 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教育事业的发展
选修部分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梭伦改革 商鞅变法 北魏孝文帝改革 王安石变法 欧洲的宗教改革 穆罕默德 阿里改革 俄国农奴制改革 明治维新 戊戌变法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专制理论与民主思想 洛克 卢梭 英国国会与国王的殊死搏斗 大抗议书 内战 民主政治的重要文献 《独立宣言》 《人权宣言》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构建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政治框架 法国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的斗争 法国大革命 19世纪法国政体的变迁 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 康有为、梁启超和孙中山的民主思想 辛亥革命前后反对专制的斗争 人民群众要求民主的斗争 宪章运动 第一国际和第二国际 抗日战争胜利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 凡尔赛体系的构建 华盛顿体系的构建 非战公约 国际联盟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 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 美苏冷战局面的形成 世界人民反战和平运动的高涨 七八十年代美苏由紧张对抗到谋求缓和对话 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 朝鲜战争与越南战争 中东战争 印巴战争与两伊战争 海湾战争 和平与发展—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 历史杰出人物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秦始皇 唐太宗 康熙帝 东西方的先哲 孔子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 克伦威尔 华盛顿 拿破仑 “亚洲觉醒”的先驱 孙中山 甘地 凯末尔 无产阶级革命家 马克思、恩格斯 列宁 毛泽东、邓小平 杰出的科学家 李时珍、詹天佑、李四光 牛顿、爱因斯坦 探索历史的奥秘 历史与历史的重现 人类起源之谜 三星堆遗址 玛雅文明的发现 玛雅文明的历史 二里头遗址的发掘 世界文化遗产 世界文化遗产的由来 具有警示意义的世界遗产 古代埃及文明的历史遗产 金字塔和拉美西斯二世遗迹 古代希腊、罗马的历史遗迹 罗马的古建筑遗址群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遗产 佛罗伦萨 中国的历史文化遗产代表 秦始皇陵兵马俑 万里长城 北京明清故宫、颐和园和皇家陵寝 山西平遥古城与安徽古村落 昆曲 具有警示意义的世界遗产 塞内加尔的戈雷岛 奥斯威辛集中营 其他

高考历史题《近代史》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十)
2017-03-02 08:42:15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古希腊城邦兴起于
[? ]
A.公元前8 价纪前后?
B.公元前6 世纪前后?
C.公元前5 世纪前后
D.公元前2 世纪前后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10分)
材料一?首先是“权利法案”(1689),规定非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停止实施任何法律和征收任何新税……第三是“三年法案”(1694),规定每三年必须召开一次议会,每届议会的任期不得超过三年……英国的王权还从来没有被套上这么多的“紧箍咒”。这个以往一直自以为只受制于上帝的权威,如今已完全受制于议会了,其神圣的光环已荡然无存。至此,国王的专权在英国已了无可能。           ?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美国)《联邦宪法》的制定者们在热切希望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的同时,一刻也没有放松对于一切形式的专制政治的警惕……现代民主政治的一些行之有效的制度性要素应运而生。这些制度性要素主要就是一套“地域和体制的双向平衡机制”,亦即通过各州与联邦政府的分权……,来实现各种政治权力之间的全面制衡,以防止任何一个政治势力单独控制全国的政治生活。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由皇帝任命帝国宰相” ……(皇帝)“有创制法律之权” ……“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以及使议会延期或结束。”
——《德意志帝国宪法》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权利法案》使英国的王权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18世纪初,英国王权是如何被进一步架空的?(2分)
(2)据材料二概括美国联邦制所体现的权力结构特点。(2分)
(3)从君主的权力方面谈谈材料一和材料三反映的政治体制有何不同点?(2分)
(4)如以上述材料作为研究性学习素材,请你为该组材料确定恰当的主题。(2分)


参考答案:
(1)变化:王权受到法律和议会的制约。(2分)形成责任内阁,名义对国王负责,其实对议会负责。(2分)
(2)特点: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2分)
(3)不同点:英国王权受到限制,德国皇帝权力至高无上。(2分)
(4)主题: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2分)


本题解析:第(1)问,从材料中“首先是“权利法案”(1689),规定非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停止实施任何法律和征收任何新税”可以看出国王受到《权利法案》和议会的约束;18世纪英国的责任内阁制逐渐形成,行政权由国王转移到内阁,于是国王被架空了。第(2)问,从材料中“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的同时,一刻也没有放松对于一切形式的专制政治的警惕”“通过各州与联邦政府的分权……,来实现各种政治权力之间的全面制衡”可见,其特点是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第(3)问,从材料中在英国“英国的王权还从来没有被套上这么多的“紧箍咒”” ,在德国“由皇帝任命帝国宰相” (皇帝)“有创制法律之权”,可见英国王权受到限制,德国皇帝权力至高无上;第(4)问,以上材料都是对近代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叙述,故其主题应围绕代议制展开。
点评:本专题主要讲述西方近代民主政治制度的形成过程和特点提高考命题的重点和热点。从高考考查的题型上看,选择题的比例较大,非选择题一般与其他考点知识相联系。
1.以前淡化的“民主政治形成过程”的考查重新得到强化,各地试题涉及本专题的试题大都详细考查了西方政治的过程及特点。
2.注意对西方各国民主政治特色的考查,如: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法国大革命、美国的三权分立制度、德国的统一等。
3.横向联系的试题较多,难度也较大,体现了政治、经济、文化之间的联系,考查政治现象背后的经济文化背景,对于新课标教材采用专题梳理的表述形式提出了严峻挑战,切中了高中历史教学的软肋。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获得初步发展的客观原因是
A.一些爱国工商人士发出“实业救国”的呼声
B.清政府允许民间办厂
C.随着帝国主义侵略加剧,中国的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D.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国会可用 2/3的多数推翻总统对国会法案等的否决,可通过法律规定法院的组织与权限。众议院有权对犯有”背叛、行贿、受贿或犯有其他重大罪行和恶行”的总统、副总统等提出弹劾……
材料二:“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方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过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议会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材料三 :近代法国产生了12部宪法,1789年到1875年的近90年内,法国平均每7年更换一次宪法。这样频繁更换宪法实属罕见……但是,它们大都受革命的影响,不同程度地反映和巩固革命的光辉成果……很多宪法还将《宣言》作为序言,或者确认《宣言》的基本内容。
——北京大学出版社《外国法制史》
请回答:
(1)材料一、材料二分别出自欧美国家的什么政治文献?(2分)它们分别对其本国社会发挥了哪些积极作用?(4分)
(2)材料三所说的《宣言》是指哪一部历史文献?(1分)为什么很多法国宪法都将它作为序言或确认其基本内容?(3分)
(3)材料一、二反映了资本主义国家代议制的哪两种典型?(2分)结合材料一、二及所学,说明资产阶级代议制有哪些基本特征?(3分)


参考答案:(1)材料一:美国1787年宪法的制定:材料二:英国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2分)。
材料一对美国作用: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基础,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巩固了独立战争的成果,使美国革命得以完成。(2分)
材料二对英国作用: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议会至上,有利于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发展,为英国现代化开辟了道路。(2分)
(2)《人权宣言》(《人权和公民权宣言》)(1分)。因该宣言强调,人生来是自由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是不可动摇的人权: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它体现了摧毁君主专制和等级制度的思想,将启蒙思想家的政治主张以法律形式肯定下来。(任选三点3分)
(3) 类型:民主共和制和君主立宪制。(2分)
基本特征:以议会形式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实行分权制衡原则、实行民主原则、实行资产阶级政党政治等(任选三点3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法国大革命中,曾于1792年建立过法兰西第一共和国,但1804年,拿破仑又建立起第一帝国,这一变化中没有实质变化的是?(?)?
A.阶级基础
B.国家政体
C.政府内外政策
D.与人民关系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历史 近代史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历史知识点《新思想的萌发》..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