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有人认为《资政新篇》是对《天朝田亩制度》的继承和发展,这种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
参考答案:(1)如认为这种观点正确,要从两个文件的性质着手思考。两者都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是太平天国在不同时期提出的振兴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是太平天国在不同时期提出的振兴太平天国的方案;两者都主张反封建。
(2)如认为这个观点错误,要从两个文件的不同主张着手思考。前者主张绝对平均,废除私有制;后者主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前者集中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获得土地的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后者不是农民革命斗争实践的产物,没有反映农民的迫切愿望;前者违背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后者则是符合时代潮流的革命纲领,具有进步性。
本题解析:本问题旨在考查开放性思维的能力,无论认为这个观点正确与否,只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据即可。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陈旭麓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这场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影响不包括
[? ]
A.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冲击了“夷夏”观念,形成影响深远的思想解放运动
C.领土和主权完整遭到破坏,独立发展道路被迫中断
D.中国的历史进程由此发生了重大转变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五四运动是我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爱国运动,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是
A.“废除二十一条”
B.“拒绝和约签字”
C.“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D.“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对五四运动性质的理解。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ABC三个选项都涉及到反帝,但是没有涉及到反封建,D项既有反帝又有反封建,符合五四运动的性质。因此答案为D。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方今中华诚非雄强,然百姓尚能自安其业者,由朝廷之法维系之也。使民权之说一倡,愚民必喜,乱民必作,纲纪不行,大乱四起。倡此议者,岂得独安独活?且必将劫掠市镇,焚毁教堂,吾恐外洋各国必借保护为名,兵船陆军深入占踞,全局拱手而属之他人。
……民权不可僭,公议不可无,凡遇有大政事,诏旨交廷臣会议,外吏令绅局公议,中国旧章所有也。即或咨询不及,一省有大事,绅民得以公呈于都察院;国家有大事,京朝官可陈奏,可呈请代奏。方今朝政清明,果有忠爱之心,治安之策,何患其不能上达?如其事可见施行,固朝廷所乐闻者。但建议在下,裁择在上,庶乎收群策之益,而无沸羹之弊,何必袭议院之名哉?此时纵欲开议院,其如无议员何?此必俟学堂大兴,人才日盛,然后议之,今非其时也。
——张之洞著《劝学篇》
请回答:
(1)从上述材料看,张之洞对“兴民权”、“开议院”持何态度?其理由是什么?(9分)
(2)你如何看待张之洞对“民权”和“议会”的看法?(6分)
参考答案:
(1)张之洞对“兴民权”、“开议院”的主张持否定态度。(1分)
其理由在于:①清朝的现存制度能够解决现实的问题。
②倡民权容易造成社会动乱,外敌入侵。
③专制政体的议政决策和反映民意的渠道是畅通的。
④中国缺乏“兴民权”、“开议院”的人才。(8分)
(2)①张之洞主张传达民情、反映民意,疏解社会矛盾,在政治上具有一定的开明性。
②张之洞坚持封建专制政体,体现了洋务派“中体西用”的保守政治观。(其他观点只要言之有理,也可得分)(6分)
本题解析:(1)第一小问态度从材料中“使民权之说一倡,愚民必喜,乱民必作,纲纪不行,大乱四起。倡此议者,岂得独安独活”可归纳出张之洞对“兴民权”、“开议院”的主张持否定态度。第二小问理由依据材料中“乱民必作,纲纪不行,大乱四起”“吾恐外洋各国必借保护为名,兵船陆军深入占踞,全局拱手而属之他人”可归纳出倡民权容易造成社会动乱,外敌入侵;从“凡遇有大政事,诏旨交廷臣会议,外吏令绅局公议,中国旧章所有也”可归纳出清朝的现存制度能够解决现实的问题;从“方今朝政清明,果有忠爱之心,治安之策,何患其不能上达”“但建议在下,裁择在上,庶乎收群策之益,而无沸羹之弊,何必袭议院之名哉”可归纳出专制政体的议政决策和反映民意的渠道是畅通的;从“此必俟学堂大兴,人才日盛,然后议之,今非其时也”可归纳出中国缺乏“兴民权”、“开议院”的人才。
(2)辩证的看待张之洞的思想,既要看到其思想的开明之处,又要看到其思想的保守之处,如张之洞主张传达民情、反映民意,疏解社会矛盾,在政治上具有一定的开明性;张之洞坚持封建专制政体,体现了洋务派“中体西用”的保守政治观。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为中国共产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奠定理论基础的是
A.中国共产党于1935年发表的“八一宣言”
B.中共中央陕北瓦窑堡会议确立的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C.毛泽东所作的《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D.洛川会议制定的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的人民战争路线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瓦窑会议结束后,毛泽东在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作了《论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分析了目前形势,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党的任务,这些为中国共产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奠定了理论基础。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