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下列主张“仁义”和“王道”的思想家是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墨子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荀子是战国末期人,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主张施政用“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故选C项。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子张问仁于孔子)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樊迟问仁)子曰:“爱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以上材料均摘自《论语》
材料二 除非哲学家成为我们这些国家的国王,或者那些我们现在称之为国王和统治者的人能够用严肃认真的态度去研究哲学,使政治权力和哲学理智结合起来,而把那些现在只搞政治而不研究哲学或者只研究哲学而不搞政治的碌碌无为之辈排斥出去,否则……我们的国家就永远得不到安宁,全人类也不能免于灾难……只有当你能为你们未来的统治者找到一种比统治国家更善的生活时,你才可能有一个管理得好的国家。因为,只有在这种国家才能由真正的富人来统治。当然他们不是富有黄金,而是富有幸福所必需的那种善和智慧的生活。
——柏拉图《理想国》
材料三 国家就是由家庭和乡(由若干家庭组成的)结合成为一种完美自足的生活,所谓完美自足的生活就是说幸福与荣誉的生活。政治社会的存在是为了高贵的行为,而不是仅仅为了单纯的共同相处。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请回答:
(1)根据以上三段材料分别概括孔子、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各自的政治主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这三位东西方先哲政治思想的相似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孔子:仁者爱人;以德治民;贵贱有序(或长幼有序)。柏拉图:统治者应由哲学家出任;统治者应该以道德和智慧治理国家。亚里士多德:国家应为人民创造幸福、荣誉的生活;政治上追求高尚的道德。
(2)相似处:道德与政治结合;主张建立一种和谐、稳定、协调的理想社会。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教授在《儒学创新的契机》一书中指出:东亚的发展“虽然深受西欧和美国的影响,但却不只是西方发展模式的翻版,(东亚各国)都和传统有血肉相连的关系。……(在东亚发展过程中)儒家可发挥积极的作用,”材料表明
[? ]
A.儒家学说始终对东亚文明起决定作用
B.儒家学说难以与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融合
C.西方发展模式必须以儒家思想为基础
D.东亚发展既吸取西方文明,又继承儒家文明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2012年4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来到伦敦南岸大学中医孔子学院参观考察并出席该院成立5周年庆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孔子这人,其实是自从死了以后,也总是当着‘敲门砖’的差使的。一看最近的例子,就更加明白。从二十世纪的开始以来,孔夫子的运气是很坏的,但到袁世凯时代,却又被从新记得,不但恢复了祭典,还新做了古怪的祭服,使奉祀的人们穿起来。跟着这事而出现的便是帝制。然而那一道门终于没有敲开,袁氏在门外死掉了。”
——《鲁迅全集》
材料二?孔子学院在全球开设的速度,引发了世人的惊奇。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全球新增100多所孔子学院,覆盖了50多个国家和地区。到2010年,全球将建成500所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现在已经不是我们要推广,而是各国的大学争着要办,挡都挡不住。”全世界孔子学院正以每4天诞生1所的速度增加。
请回答:
(1)阅读材料一,你如何理解孔子死后,“也总是当着‘敲门砖’的差使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一中“从二十世纪的开始以来,孔夫子的运气是很坏的”,请举例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孔子学院在全球的广泛开设对中国和世界的发展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理解:孔子死后,从秦始皇打击到汉武帝“独尊”,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历代统治者维护统治的思想工具。
(2)举例: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新文化运动对儒家思想进行了猛烈抨击。
(3)影响:有利于中国文化在全球的广泛传播;有利于当前和谐世界的构建;有利于中国国际地位的进一步提高。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和谐社会是对某种以人为本的彼此合作宽容而没有冲突的社会形态的溢美称谓,也是人类社会一直竞逐不息的理想追求。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两位东西方先哲为建设理想社会分别提出了什么主张?这些主张对当时社会关系的认识有何明显缺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亚里士多德

孔子
(2)民生问题是社会和谐的核心。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为解决民生问题提出了怎样的主张?其主张未能实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古代先哲和孙中山相比,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提出的解决民生问题的主张有何显著不同?谈谈你对这种不同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主张:孔子提出“仁”(或“礼”、“中庸”);亚里士多德提倡理性,主张由中产阶级执政(或主张“中道”)。缺陷:模糊了等级差别和阶级压迫。
(2)孙中山“三民主义”(或民生主义、平均地权)。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3)不同:解放发展生产力,消灭阶级差别和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认识:中国共产党代表全体人民的利益,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建立起真正的和谐社会。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