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中国共产党为回击国民党的反共高潮而采取的措施中不包括
[? ]
A.组织撰写批判文章回击
B.严正抗议国民党顽固派的武装挑衅
C.皖南事变后宣布重建新四军军部
D.在延安建立抗日民主政权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俄中“海上联合-2014”军事演习5月26日在上海举行了闭幕式。有关上海的史实正确的是
A.上合组织是由上海六国机制发展而来的
B.上海是首批对外开放的经济特区之一
C.尼克松在上海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
D.上海是中共独家诞生之地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为五国机制发展而来,B、上海不是经济特区 D、不是独家诞生之地,还有浙江嘉兴南湖。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光绪皇帝曾垂泪撰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并赐予邓世昌“壮节公”谥号。邓世昌英勇牺牲是在
A.三元里抗英中
B.黄海海战中
C.威海卫战役中
D.淮海战役中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晚清人李慈铭在《越缦堂日记》中有这样一段话:“二十七日戊子记:闻圆明园为夷人劫掠后,奸民乘之,攘夺余物,至挽车以运之,上方珍秘,散无孑遗。”以下各项中,对这段材料分析合理的是
[? ]
A.李慈铭否定外国人对圆明园有侵略行为
B.李慈铭认为中国人参与了对圆明园的洗劫
C.该日记是记录圆明园遭劫现场的一手资料
D.该日记应作于八国联军侵华时期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某研究课题小组在对民族复兴问题的研究中搜集到了几组史料,阅读后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1941年中国共产党发表《为抗战四周年纪念宣言》中说:“四年以来,全国军民奋起抗战,不顾牺牲,不怕困难,前赴后继,再接再厉,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度过了许多的难关,卒能使敌寇胆寒,环球心折,奠定了民族复兴的基础,产生了新中国的雏形。”
——王侩林《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若干问题研究》
材料二.1937年,红星照耀西方,该年1月,在美国《生活》杂志上,惊异的出现了毛泽东的头像。在斯诺为他拍摄的一系列照片中,那张头带八角帽,神情沉着,面容清癯的肖像无疑最为著名。
——《复兴之路》环球时报
材料三: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从衰败到复兴的转折点,抗战胜利后,民族复兴之路遭遇到艰难的国际政治环境,而(改革开放前长期进行的)经济积累又奠定了后来经济腾飞的基础。
材料四“21世纪始于1978年,这是英国《卫报》专栏作家的断言。因为那一年“是邓小平在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年份——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始从平均主义向市场经济走出了尝试性的一步,它创造了一个完全不同的历史”。
(1)指出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复兴问题上的认识是什么?(2分)抗日战争是怎样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而使“环球心折”的?(2分)
(2)结合你的理解,简述“红星”是如何“照耀西方”的(2分)
(3)如何理解“民族复兴之路遭遇到艰难的国际政治环境”?改革开放前长期进行的“经济积累”涉及到哪些主要历史事件?(4分)
(4)这个“完全不同的历史”有什么主要表现?(2分)综合上述史料及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民族复兴的梦想会在1946年破灭却在1978年变成现实。(2分)
参考答案:(1)全国军民奋起抗战,抵御日本侵略,摆脱外侮,为民族的复兴奠定基础(2分)取得近百年来反帝斗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2分)。(或者答为世界反法西斯做出贡献)
(2)工农红军完成长征胜利。初步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2分)。
(3)政治环境:冷战局面出现,美国的包围,后来苏联的封锁。历史事件:一五计划建设,计划经济体制形成,全面建设社会主义,两弹一星发射成功。(2分)
(4)实行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入WTO,综合国力增强(2分)
原因:(1)抗战胜利后美国扶蒋反共,蒋介石反共反人民,坚持内战独裁(2分)
(2)文革结束后,国际形势趋缓,共产党总结经验,实事求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2分)
本题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提取材料信息的能力。(1)第一问,依据材料回答,注意其中“全国军民奋起抗战”、“奠定了民族复兴的基础”等关键词,第二问,结合所学知识来回答,牵制了大量敌人,为反法西斯做出贡献。(2)注意材料中时间1937年1月,回忆之前发生的重要事件。(3)回答第一问时注意“抗战胜利后”、“国际政治环境”,感觉所学知道,战后形成冷战的格局,当时美国敌视中国,后来和苏联关系也恶化。第二问注意“经济积累”,一五计划,计划经济等都是经济积累。(4)注意时间是1978年,“从平均主义向市场经济走出了尝试性的一步”,建立市场经济;1946年破灭是出现内战,1978年能实现是因为当时国际形式缓和,中美关系缓和,内部文革结束之后,实行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