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下面两幅图分别展示了上世纪70、90年代我国流行服饰的变化情况,其所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
A.外来文化的影响
B.服装业的迅猛发展
C.人们的思想解放
D.人们穿着品味的变化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近代以来,人们的婚姻观念逐渐改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父母之命这句话固然视为天经地义不可改易的,但是我们现在做父母的应该要晓得,这几千年来的礼教风俗到了今天决计行不通!……做父母的应该要明白些现在世界的大势!闭关自守,做不到了;农业经济组织下的状态,保不住了。
——陆秋心《婚姻问题的三个时期》(《新妇女》1920年4月15日)
材料二 我在小姊妹的帮忙下,加入了家庭妇联。我看见姊妹们加紧生产,努力学习文化,便愈感到自己的落后,我要好好地向姊妹们学习,我也加入了学习班。新婚姻法颁布以后,小姊妹张丽娟告诉我,说可以到家庭妇联申请向朱家离婚,婆婆没有理由阻拦我,于是我离婚了,我自由了。
——《一个童养媳的新生》(1950年9月1日《解放日报》)
材料三 婚姻不是件私事……在任何地方一个男子或女子要得到一个配偶,没有不经过一番社会规定的手续。
——费孝通《生育制度》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人们的婚姻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作为婚俗背景的经济基础和家庭关系,从传统到近代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材料二中“我”的婚姻态度发生变化的社会条件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材料一、三,不同学者在婚姻自由度问题上的视角分别是什么?我们应如何全面认识这一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变化:从遵从父母之命到追求婚姻自由。
(2)经济基础:从传统小农经济到近代工商业的发展;家庭关系:从传统纲常伦理(父为子纲)到家庭成员的平等自由;社会条件:社会制度的变革(新中国的成立);社团组织(家庭妇联)的支持;法律保障(新婚姻法的颁布)。
(3)视角:历史考察;社会关系考察。认识:随着社会的发展,婚姻当事人越来越自由,但处于社会关系中的人,婚姻自由总是相对的。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判断题 鲁迅先生在文章中写到:“中国社会上的状态,简直将几十世纪缩在一时:自油灯片以至电灯,自独轮车以至飞机,自镖枪以至机关炮……都摩肩挨背的存在。”上述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
A.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变
B.传统风俗习惯根深蒂固
C.新旧风俗杂陈
D.西方文化对中国影响广泛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下表为我国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耐用消费品拥有量(部分),对该表的解读正确的是?

[?]
A.耐用消费品从无到有 ?
B.居民收入增长缓慢 ?
C.改革开放后轻工业发展迅速 ?
D.居民生活水平提高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黄河清在《“洋”族词的兴衰》中说:“‘洋人’‘洋务’‘洋布’‘洋行’‘洋楼’‘洋炉’等‘洋’族词日益增多,在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上半期,是它的鼎盛时期……有400多个。”“洋”族词在这一时期达到鼎盛的原因有
①列强侵略的加剧②西方文化的渗透③崇洋风气日盛④政府的大力倡导
[? ]
A.①②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