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送嫁妆”是我国很多地区的特色民俗。下表不能反映?

[? ]
A.这一民俗保留了传统特色
B.西式婚礼逐渐被人们接受
C.品种越来越丰富,越来越现代化
D.改革开放,人们收入增加
2、判断题 1881年12月《花图新报》载:(电报线)也,始于同治十二年,由上海达吴淞,长三十余里,接连海底电线。……至中国自设之电线,则于同治十三年,由福州城内通至制造局,长三十六里。其经费出自中国,操持仍属西国,后因台湾有事,力筹防御,电线公司请于闽督……光绪七年,将造电之物料,运至台湾。自台湾府城直达大高(地名),约百里,皆电报局学生经办,无西人襄助。
①有线电报进入近代中国最早是在上海,由外国人创办?
②中国最初架设电报线时需要外国人技术上的帮助?
③代中国完全由中国人自主创办的有线电报最早出现在台湾?
④台湾架设电报线最早是出于军事目的,而非民用?
[?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3、判断题 阅读下列图片:
? 
图1?长袍马褂? 图2?西服与旗袍
? 
?图3?20世纪? ? 图4?20世纪70年代末到
?80年代的确良面料衣裳

图5?20世纪90 年代后女性职业装
(1)判断图1、2反映的时代。 ?
?
(2)图1至图2时期服饰、称呼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请解释其原因。?
?
(3)观察图3,该种服装流行反映了哪些时代信息??
?
(4)相对于图3,图4、5中的服饰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
?
4、判断题 戊戌变法时期,有人作诗曰:“大半旗装改汉装,宫袍裁作短衣裳。腿跟形式先融化,说道莲钩六寸长。”此诗主要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 ]
A、倡导婚姻自由
B、易服、废止缠足
C、全盘西化
D、反清革命
5、判断题 上海市档案馆收藏了一套上海普通市民的家庭账本,从1957年11月到2002年从未间断,成为上海市民生活变化的印证。账本记载:1980年夫妇俩全年的总收入是2?685.04元,而到了2002年,虽然两人都已退休,全年总收入仍然达到47?658.3元,比22年前提高了17.75倍。这一账本是上海?
[? ]
A.社会生活变迁的见证
B.政治巨变的见证
C.率先跨入小康生活的见证
D.逐步走向市场经济的见证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