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昔彼得为欧洲所摈,易装游法,变真而遂霸大地。日本为俄美所迫,步武泰西,改弦而雄视东方。此二国者.其始遭削弱与我同,其次后底盛强与我异.闻日本地势近我,政俗同我,成效最速,条理尤详,取而用之,尤易措手。?
——汤志韵编《康有为政论集》
材料二?日本有“心灵紧闭”但“眼观八方”的特征。在国弱时,他们卑谦地对外点头哈腰,默默拿来先进才智,然后悄悄在作坊里加班加点地消化,乃至超越,一旦确信自己超越了别国,便会出其不意地“创造神话”。
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康有为的主要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以.指出日本在追赶世界历史潮流过程中,保留传统文化和吸收外来文明的表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俄日改革,由弱变强;中国应仿效日本,更易见效。
(2)保留:天皇制度或武士道精神。吸收:推行殖产兴业政策,发展资本主义新经济;倡导文明开化,学习_曲方资本主义文明;建立新军队,开始实行义务兵役制;制定《大日本帝国宪法》规定日本的政体形式是君主立宪制。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下列关于日本明治维新影响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危机
②使日本迅速走上了资本主义的道路
③为日本资本主义发展扫除了障碍
④为日本对外侵略扩张准备了条件
⑤是日本近代发展史上重要的转折点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明治维新的影响:(1)经济上:明治维新为日本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19世纪80年代,日本的工业革命出现了高潮,轻工业和重工业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政府的保护下,日本的垄断组织也较早地产生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日本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2)政治上:明治政府在推翻旧有体制后,仿效西方建立近代政治制度。1889年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建立了君主立宪政体。(3)对外关系上:明治维新后,日本逐步废除了不平等条约,实现了民族独立;同时为了满足本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需求,日本走上了对邻国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因此①②③④⑤都正确。
点评:解答组合型选择题的关键是要有准确巩固的基础知识,同时由于该题型的逻辑性较强,所以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和史学理论水平。解答此类题的方法主要是筛选法,而筛选法又分为肯定筛选法和否定筛选法。肯定筛选法是先根据试题要求分析各个选项,确定一个正确的选项,这样就可以排除不包含此选项的组合,然后一一筛选,最后得出正确答案。否定筛选法又称排除法,即确定一个或两个不符合题意的选项,排除包含这些选项的组合,得出正确答案。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造成日本在明治维新后军国主义盛行和积极向外侵略扩张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日本国内市场狭小
B.周围邻国衰弱
C.藩阀长期垄断政权
D.日本成为世界强国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868年,明治政府公布了著名的“五条誓文”,其中说道:“官武一途以至庶民,务使各遂其志……破旧有之陋习,立基于天地之公道。”为达到这一目的,日本政府?
①废除幕藩体制,建立中央集权 ②废除武士特权,实现“四民平等”
③废除专制制度,建立民主政治 ④废除等级制度,实现民主平等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二、上下一心,盛行经纶;三、官民一途,以至庶民,各遂其志,人心不倦; 四、破旧来之陋习,基天地之公道; 五、求知识于世界,大振皇基。?——明治维新1868年《五条誓文》
材料二?请求光绪帝尽快做好三件事:第一,大集群臣于天坛、太庙,或御乾清门,诏定国是,躬申誓戒,除旧布新,与民更始。第二,定舆论,设上书处于午门,日轮派御史二人监收,许天下士民,皆得上书……则下情成通……第三,设制度局于内廷,选天下通才十数人,入直其中.王公卿士,仪皆平等……皇上每日亲临……
——1898年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
(1)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日两国变法在社会习俗方面“除旧布新”的主要举措,指出其共同的积极影响。
(2)中国的维新变法与日本的明治维新有关联吗?为什么?
参考答案:(1)日本:倡导文明开化,社会习俗西化等;中国:兴女学,倡不缠足运动等。
影响:推动社会生活近代化,(推动两国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变)
(2)有。理由:日本明治维新后,走上了军国主义扩张道路。挑起甲午战争,中国战败,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民族危机加深,维新派掀起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中国维新变法借鉴了日本明 治维新。
本题解析:
(1)注意材料信息:材料一“破旧来之陋习,基天地之公道”;再结合所学知识,维新派主张在社会习俗方面兴女学,倡不缠足运动等。
(2)注意日本明治维新对维新变法的影响:日本明治维新后,挑起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维新派掀起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主张借鉴日本,进行改革。
点评:注意中心话题的历史学科规律性认识的再现与再认。如改革专题,就必须准备这些知识储备:①规律性总结:改革指对旧有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作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变动,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可以说人类的文明史也是一部改革史。②分类。③实质:统治者对即定制度所进行的调整。④主要原因:古代重要政治改革的发生都是由于旧的生产关系或上层建筑不适应新的生产力或经济基础的发展的需要。⑤成败及原因分析。⑥评判及主要依据。等。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