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井田制和分封制是奴隶社会的重要经济政治制度,下列关于两者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井田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分封制的实行有利于巩固井田制
B.分封制是井田制的前提,井田制为分封制的实行服务
C.大国争霸瓦解了分封制,分封制的瓦解是井田制破坏的根本原因
D.分封制与井田制互相依存,互为因果,无所谓谁是基础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井田制是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是经济基础,分封制是西周分封王国的制度,是上层建筑。所以,A项正确反映了二者的关系。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有位历史学家指出:“在此制度下,可以根本消融社会阶级之存在,人民优秀分子均有参政之机会,新陈代谢,绝无政治上之特权阶级。”他所评价的是
A.察举制维护了特权等级利益
B.九品中正制打破了门第界限
C.科举制为知识分子提供了参政机会
D.三省六部制保证了皇权的独尊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考察古代中国的选官制度。题干“绝无政治上之特权阶级”可知此制度为科举制, “人民优秀分子均有参政之机会”说明科举制为知识分子提供了参政机会。故选C。AB项错误,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都未以考试的方式选拔人才,都存在着任人唯亲和依据门第高低做官的现象;D项与材料无关。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阅读下表,这一变化反映了科举制度

[? ]
A.实质是地主阶级的选官制度
B.扭转了传统等级和门第的观念
C.促使部分社会阶层发生变动
D.完全实现了官员选拔的公平、公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综合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一 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秦之所灭者六国耳,非尽灭三代之所封也。则分之为郡,分之为县,俾才可长民者皆居民上……为天下计,则(郡县制)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
——王夫之《读通鉴论?秦史》
材料二 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今之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有司之官……无肯为其民兴一日之利者,民乌得而不穷,国乌得而不羁?
——顾炎武《郡县论》
材料三 在美国的复合共和国里,人民交出的权力首先分给两种不同的政府,然后把各政府分得的那部分权力再分给几个分立的部门。因此,人民的权力就有了双重保障。两种政府将互相控制,同时各政府又控制自己。
——汉密尔顿等《联邦党人文集》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一概括王夫之郡县制的看法。(2分)材料二中“其专在下”、“其专在上”
各指什么,体现了顾炎武怎样的思想主张?(4分)
(2)材料三体现了汉密尔顿的哪些主要思想?(4分)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的理解。(5分)
参考答案:
(1)王夫之:郡县制影响深远,有利于中央集权。(2分)
“其专在下”指地方权力过大,“其专在上”指君主专制。(2分)
顾炎武主张:郡县制缺陷在于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主张将地方分权和中央集权相结合。(2分)
(2)主要思想:联邦制、分权制衡。(2分)
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的设计应做到适度集权与分权相结合。适度集权有利于维护中央政府的权威,避免分裂;适度分权有利于调动地方的积极性,利于地方发展。(5分)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郡县制的作用的理解,根据“郡县之制垂二千年,古今上下皆安之……为天下计,则(郡县制)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可知王夫之对郡县制的看法是:郡县制影响深远,比实行分封制更有利于国家安定和有利于中央集权。根据所学可知分封制下诸侯在领地内享有世袭统治权,独立性较强,因此“其专在下”指的是地方权力过大威胁中央集权;而郡县制是中央集权制形成的重要环节,郡县的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不得世袭,因此“其专在上”指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地方缺乏自主性。根据所给材料可以看出,顾炎武对待分封制和郡县制的态度:郡县制更有利于长治久安,但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下不利于发挥地方的自主性,因此主张将地方分权和中央集权相结合。
(2)根据“在美国的复合共和国里,人民交出的权力首先分给两种不同的政府,然后把各政府分得的那部分权力再分给几个分立的部门”,“两种政府将互相控制,同时各政府又控制自己”,结合《1787年宪法》可知,两种政府为中央政府与各州政府,由此可知为联邦制;“几个分立的部门”主要指行政、立法和司法等部门,由此可知为分权制衡。
中国古代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经历了由分封制到郡县制的演变,说明了郡县制有利于中央集权从而有利于国家统一社会安定;但是过度集权不利于地方发挥自主性。美国独立后曾采用邦联制,不利于美国国家的发展,后改行联邦制,既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又发挥了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因此: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的设计应做到适度集权与分权相结合。适度集权有利于维护中央政府的权威,避免分裂;适度分权有利于调动地方的积极性,利于地方发展。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分封制;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郡县制;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美国1787 年宪法·联邦制;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美国1787 年宪法·三权分立分权制衡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历史学家钱穆指出“在此制度下,人民优秀分子均有参政之机会,新陈代谢,决无政治上之特权阶级”。这段言论主要揭示了?
A.世官制维护了特权阶级的利益
B.察举制有利于选拔各种人才
C.九品中正制打破了门第界限
D.科举制为知识分子提供了参政机会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从材料中“人民优秀分子均有参政之机会”“决无政治上之特权阶级”的信息,可知是科举制打破了世家大族对政权的垄断,使平民知识分子获得了参政的机会,故D项正确;ABC三项与题干“决无政治上之特权阶级”的信息不符,故排除。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