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革命靠军阀的部队是靠不住的,我们必须建立自己的武装来打倒反革命。现在,我们起义成功了。这里的军队归共产党领导。”
——周恩来在欢庆八一南昌起义胜利时的讲话
材料二 遵义会议集中全力纠正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和组织上的错误,是完全正确的。这次会议开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中央的新领导,是中国党内最有历史意义的转变。
——《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材料三 党的策略路线,是发动团结与组织全中国全民族一切革命力量去反对当前的主要敌人——日本帝国主义与卖国贼蒋介石。
——《中共中央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决定》
材料四 目前中国人民的主要敌人,是日本帝国主义,所以把日本帝国主义与蒋介石同等看待是错误的,“抗日反蒋”的口号,也是不适当的。在日本帝国主义继续进攻,全国民族革命运动继续发展的条件下,国民党中央军全部或其大部有参加抗日的可能。我们的总方针是逼蒋抗日。
——《中共中央关于逼蒋抗日问题的指示》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反映了中共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探索中对不同时期认识上的三个伟大变化,分别是哪三个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三、四的认识通过什么具体事例得到了证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些伟大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三个变化:①材料1:认识到掌握武装力量的重要性;②材料2:认识到毛泽东思想的正确性,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③材料3、4:认识到蒋介石和国民党中央军的全部或大部有抗日的可能。
(2)①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②国民党公布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
(3)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根据实践的发展完善自己的认识。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毛泽东创造性地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的主要依据是
A.中国的国情
B.共产国际的指示
C.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经验
D.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中共在某次会议上提出“今天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是在使国民党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抗战。只有这种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胜利”。这一主张提出的直接背景是(?)
A.华北事变
B.七七事变
C.西安事变
D.皖南事变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由“使国民党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抗战”可以判断中共的主张是在七七事变发生,国民党军队奋起抗战的情况下,为促成国共合作,实现全民族抗战而提出的。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3分)近代中国出现了几千年未有之变局,有识之士对此做出了积极回应。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历史上有两种传统,足以影响士大夫对外之基本态度。其一是以中国为中心的优越感,其二是戒勤远略的历史教训……历代积累的经验,造成中国人素来具有一切自足、无待外求之心理。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造成中国人素来具有一切自足,无待外求之心理” 形成的原因。(3分)
材料二?中国人对于中国所处地位“变局”的发现,在19世纪后半期成为中国先知先觉之士议论中的一项重要前提。这些人的共同认识,以为中国正面临数千年来一个巨大的变局,在中国历史上将产生一个前所未见的创新机运。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19世纪中后期中国“数千年来未有之大变局”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这一变局在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的表现是什么?(3分)
材料三?自1840年以来,各时代思想特征虽十分不同,流派分立,各具理说,个别概念之琐屑,复不可胜计。而最基本之原始动力则是完全一致的。
——以上材料摘编自王尔敏《中国近代思想史论》
(3)材料三中中国近代思潮不断涌现的原始动力是什么?(2分)在这一动力驱使之下近代中国有识之士的探索是如何逐步深入的?(3分)
参考答案:
(1)中国中心的优越感;戒勤远略的历史教训;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3分)
(2)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社会全面危机。(2分)
政治:领土和主权大量丧失,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经济:沦为西方列强的原料产地、商品和资本输出市场。
文化:西方思想不断传入,冲击传统价值观念。(3分)
(3)动力:救亡图存,实现国家独立和富强。(2分)
林则徐、魏源和洋务派重点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维新派、革命派重点学习西方先进制度;新文化运动重点学习西方的先进思想和价值观念。(3分)
本题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从材料“其一是以中国为中心的优越感,其二是戒勤远略的历史教训……历代积累的经验,造成中国人素来具有一切自足、无待外求之心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答案。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数千年来未有之大变局”是指鸦片战争,19世纪中后期中国“数千年来未有之大变局”出现的主要原因是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社会全面危机。这一变局在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的表现可以变化为鸦片战争的影响。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近代思潮不断涌现的原始动力是救亡图存,实现国家独立和富强。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历程:林则徐、魏源和洋务派重点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维新派、革命派重点学习西方先进制度;新文化运动重点学习西方的先进思想和价值观念。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1947年底,中共中央在杨家沟开会,毛泽东说:“20年来未解决的革命力量在斗争中的优势问题,今天解决了。局面开展,胜利可期。”中共为“解决”“优势问题”而采取的关键举措是?(?)?
A.解放军对国民党展开战略反攻
B.解放军粉碎国民党军全面进攻
C.参加重庆谈判和政治协商会议
D.发动三大战役并取得彻底胜利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分析题干,注意时间——1947年底,1947年6月—1947年9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展开战略反攻,题干所述 “优势问题” “解决” 正是战略反攻带来的结果或者影响,所以答案应为A。
点评:此题难度较大,解题关键是抓住题干所涉及到的时间,再结合题干主旨,理解其关键举措,此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和对史实的掌握程度。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