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据1872年的一份统计,当时各通商地区的人口在短时间内激增,连时人都发出感叹:“甚矣,生齿之繁也,可谓庶而富者矣!”在时人眼中看来,人口与商业繁荣的关系是:
A.商业的发展促进了人口的增加
B.人口的增加推动了商业的发展
C.对外贸易的扩大刺激了人口与商业的繁荣
D.人口与商业的繁荣带来了对外贸易的增长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的题眼是“在时人眼中看来”,而且题干阐述的重点是通商口岸的人口问题,强调的是人口众多,引起社会富庶,题干没有涉及对外贸易问题,所以答案为B。
点评:此题难度很大,解题关键是抓住题干主旨和题眼,读懂材料中时人的感叹,理解历史人物的情感。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13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根据材料一中的示意图,指出图示一、图示三反映的政治制度是我国历史上哪两个朝代开创的?图示二所示的政治制度的名称是什么?(3分)
材料二: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而第三次征服则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征服。高考——德国法学家耶林格
(2)材料二中的“法律”指的是罗马法中的哪部分内容?(1分)简述罗马法与近代法学之间的关系。(2分)
材料三: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民享有人身、言论、著作、集会、结社、迁移等项自由和请愿、诉讼、选举及被选举等项权利。?——《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3)材料三体现的主要思想是什么?(2分)

(4)图1所示的文献是在由哪一机构颁布的?(1分)图2所示的文
献它体现了哪两大原则?(4分)
参考答案:(13分)
(1)图示一秦朝、图示三元朝;图示二反映的制度是三省六部制。(3分)
(2)万民法。(1分)罗马法是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和近现代法律的先驱。(2分)
(3)主权在民的思想。(2分)
(4)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分)1954年,人民民主原则,社会主义原则。(4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我国从消灭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建立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到确定“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大约历经了
A.40多年
B.30多年
C.20多年
D.10多年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据史料记载,秦始皇共有五次大规模巡游,路程超过2万公里,远远高于《尚书》记载的“天子五载一巡守”的古制。巡游最重要的目的是(?)
A.宣扬国威,安定天下
B.平定叛乱,安定一方
C.奢侈享乐,玩物丧志
D.金戈铁马,王道霸业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秦始皇看来统一六国其个人贡献不仅功过“三皇五帝”,更远远超越周天子,材料中“远远高于《尚书》记载的“天子五载一巡守”的古制”正是秦始皇巡游四方彰显个人功劳的真实体现,当然其中也包含宣扬国威,安定天下的政治目的,所以答案选A,B D两项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秦始皇并没有直接亲身参与平叛的军事战争,C项表述显然不符合政治目的的需要。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下边是《1957—1960年工业、农业总产值》示意图, 对其解读最为全面的是(?)

A.中共“八大”是正确决策调动了全国人民的积极性
B.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挫伤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
C.“大跃进”使全国工业总产值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D.“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导致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据图可知,57-60年农业产值下降,工业产值上升,且上升速度很快,由此可推断是大跃进和 人民公社化运动下,以钢为钢,全民大炼钢,所以工业产值上升,人民公社化运动,一大二公挫伤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导致农产值下降。所以,选择D。A选项与题干无关。B选项片面,不能表明工业产值增加的原因;C选项,片面,不能表明农业产值下降的原因。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