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温家宝总理曾在剑桥大学演讲时说“我深爱的祖国,古老而又年轻,历经磨难而又自强不息。”下列关于近代中国“历经磨难”与“自强不息”的对应组,不正确的是(? )
A.鸦片战争——三元里抗英
B.第二次鸦片战争——反割台斗争
C.《马关条约》——黄海海战
D.八国联军侵华——义和团运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联系史实进行分析,A.鸦片战争——三元里抗英,这是符合史实的,故正确;B.第二次鸦片战争——反割台斗争,这一说法不符合史实,因为反割台斗争是在《马关条约》签订后才掀起的;C.《马关条约》——黄海海战,这是符合史实的;D.八国联军侵华——义和团运动,也是符合史实的。故此题应选B项
考点:近代列强的侵华
点评:近代列强侵华要注意其阶段性特点。
阶段
国家
目的
手段
列强关系
与清关系
对人民
侵略范围
结果影响
一
次工
革
英法美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
满足工业革命要求,寻求原料和市场
军事征服;签定不平等条约
以勾结为主,英国主导
从对抗到合好
镇压三元里抗争、太平天国运动
主要在东部沿海地区
中国初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
次工
革
新增日德等新兴列强
经济上资本输出;政治上瓜分世界
军事征服、租借地、势力范围、不平的条约
以争夺为主,以勾结为辅
以华治华,把清朝沦为殖民工具
镇压破坏辛亥革命
深入内陆,瓜分狂潮
列强把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本题难度:困难
2、判断题 丘逢甲《春愁》诗:“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与该诗相关联的事件是?
[? ]
A.鸦片战争
B.中法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提出兴银行、建铁路、开矿藏、兴器皿技艺等主张。下列表述与其主张相悖的是
A.目的是振兴太平天国
B.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C.建设近代化国家
D.坚持《天朝田亩制度》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实际是属于否定型选择题,A表述正确,洪仁玕作为太平天国后期的领人之一,提出《资政新篇》旨在振兴太平天国;BC表述正确,《资政新篇》是近代中国人最早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反映了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的时代特征,也有利于中国社会的近代化;D表述不正确,《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前期颁布的纲领,具有空想性和落后性,如追求理想化的小农经济,排斥工商业,实行绝对平均主义,事实上无法实施,而《资政新篇》主张发展工商业,保护私有制等,两者有许多相互矛盾的地方,因此选D.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写到,“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这一观点
[? ]
A.揭示了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源
B.抹杀了鸦片战争的实质
C.肯定了中国抗击英国侵略的正义性
D.从全球化的角度正确分析丁鸦片战争的原因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毛泽东的卫生李银桥回忆,三大战役胜利结束,日夜操劳的毛泽东头上出现了白发。毛泽东风趣地说:“白了一根头发,胜了三大战役,值得!”三大战役的重大意义在于
A.解放了长江以南地区
B.宣告国民党统治的结束
C.吹响战略反攻的号角
D.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主力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