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以下日本侵华事件按发生的顺序排列应是
①《何梅协定》的签订?②九?一八事变?③侵占热河省?④策划华北五省自治?
[?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②③①④?
D.②①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胡锦涛《在五四运动八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五四运动树立了一座推动中国历史进步的丰碑。”“推动”主要体现在 ①明确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纲领?②推动了新的救国救民思想传播 ③显示了新阶级力量的作用?④沉重打击了国民党的统治
A.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反帝反封建革命纲领是1922年中共二大提出的,故 ①错误;国民党统治开始于1927年,故④错误。五四运动明确提出了“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口号,推动了救国救民思想的传播;在运动中,工人阶级第一次作为独立的力量登上了政治舞台,显示了伟大的力量。因此②③正确,故选A。
点评:五四运动是一次反帝反封的群众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在于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直接原因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在运动中体现了强烈的爱国精神,传播了救国救民的思想,也显示了工人阶级的力量。同时,科学理性的思想逐渐深入人心。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一度销路不畅的《国粹学报》改名《共和杂志》后,重新变得抢手。时人不禁感叹:“今日惟‘共和’二字稍可卖几钱耳!”“今日”指的是
A.洋务运动时期
B.戊戌变法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抗日战争时期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从题干可理解到,‘共和’是潮流,是时尚。联系史实,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时期,共和还没有成为潮流,而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救亡是社会主流,辛亥革命以推翻满洲贵族封建专制统治,实现共和为目标,所以答案为C。
点评: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下列作品中,反映八路军参加正面战场抗战的是
[? ]
A.《血战台儿庄》
B.《千古奇冤:皖南事变始末》
C.《百团大战始末》
D.《血色雄关:太原会战纪实》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32分)
材料一?俄罗斯,自北方,包我三面;英吉利,假通商,毒计中藏。法兰西,占广州,窥伺黔桂;德意志,胶州领,虎视东方。新日本,取台湾,再图福建;美利坚,也想要,割土分疆。这中国,那一点,我还有份? 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
——《猛回头》
(1)概括指出材料一反映了中国19世纪末期什么历史现象?(2分)这一事件的出现与哪一年什么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有直接的联系?(2分)
材料二? 20世纪初,中国民族工业发展速度较快。据统计,1900年以前的30余年间,资本一万元以上的民族工矿企业有150多家,资本总额5000余万元;1901年—1911年,全国新设立的厂矿有320多家,资本总额一亿余元,是以前30余年的两倍多。
——《中国近现代史》
在那个内忧外患接踵而至的年代,一切关心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人们无不痛切感到,要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富裕,就必须推翻封建专制统治,对中国社会进行根本变革。辛亥革命的爆发,是当时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振兴中华深切愿望的集中反映,也是当时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而前赴后继顽强斗争的集中体现。
——胡锦涛《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8分)
材料三?“曾几何时,已为情势所迫,不得已而与反革命的专制阶级妥协。此种妥协,实间接与帝国主义相协调,遂为革命第一次失败之根源。夫袁世凯者,北洋军阀之首领,时与列强相勾结,一切反革命的专制阶级,如武人官僚辈,皆依附之以求生存,而革命党人乃以政权让渡与彼,其致失败,又何待言!”
——《中国近代现代史稿》
(3)根据材料三指出,孙中山认为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4分)
材料四?由于两党在一定纲领上合作,发生了一九二四至一九二七年的革命。孙中山致力于国民革命凡四十年未能完成的革命事业,在仅仅两三年内就获得了巨大的成就。
——毛泽东《国共合作成立后的迫切任务》
(4)材料四中“两党在一定纲领上合作”指的是什么事件?(2分)取得的巨大成就是什么?(4分)根据材料三、四,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孙中山所倡导的革命事业在合作前后出现不同的结果的原因?(10分
(5)根据材料三、四,谈谈你对孙中山革命斗争经历的认识。(2分)
参考答案:(32分)
(1)列强各国争相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中国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2分)1895年,《马关条约》(2分)
(2)瓜分狂潮导致了民族危机的深重(2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有较大发展(2分)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力量更为壮大(2分) 爱国志士希望挽救民族危机(或爱国精神、民族意识高涨)(2分)
(3)革命失败在于革命派向反革命势力及帝国主义妥协(2分)国内各种反革命势力联合与帝国主义勾结(2分)
(4)事件:第一次国共合作(2分)成就: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4分)原因:合作前,孙中山受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提不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导致革命果实被篡夺。(4分)合作后,孙中山接受了中共和共产国际的帮助思想发生了改变,接受了中共主张,将旧三民主义改为了新三民主义中共及其领导的工农运动的配合下
(5)言之有理即可得分(2分)革命的过程是曲折的,需要坚持不懈革命需要联合多种力量,共同奋斗革命不能固步自封,需要紧跟时代的需要,与时俱进
本题解析:
(1)根据材料一“美利坚,也想要,割土分疆。这中国,那一点,我还有份? 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反映了中国19世纪末期列强各国争相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中国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与1895年的《马关条约》有直接的联系。(2)根据材料“全国新设立的厂矿有320多家,资本总额一亿余元,是以前30余年的两倍多...辛亥革命的爆发,是当时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振兴中华深切愿望的集中反映,也是当时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而前赴后继顽强斗争的集中体现”可以概括指出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3)根据材料三“此种妥协,实间接与帝国主义相协调,遂为革命第一次失败之根源...而革命党人乃以政权让渡与彼,其致失败,又何待言!”可以概括出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4)根据教材说明,材料四中“两党在一定纲领上合作”指的是第一次国共合作,其成就有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根据材料的原文和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孙中山所倡导的革命事业在合作前后出现不同的结果的原因。(5)是道开放题,但需要结合材料的主题。其认识可以是革命的过程是曲折的、需要与时俱进等。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