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外国资本主义压迫中国资本主义最主要的手段是()
A.限制机器进口
B.倾销商品
C.利用侵略特权排挤
D.发动战争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民族工业的兴衰,映射了近代中国社会进步的艰难历程。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一)永利碱厂为著名实业家范旭东创建。斯时,中国用碱完全被“洋碱”垄断。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洋碱”进口中断,引起民食和工业用碱的恐慌。有鉴于此,范旭东决定创办制碱工厂。1916年定址塘沽筹建,1924年生产出碱,揭开了中国乃至整个东亚制碱工业史上的第一页。
(二)1926年,永利生产出合格的纯碱。同年,在美国费城世界博览会上,其“红三角”牌纯碱一举夺得金奖。从此,“红三角”不仅行销全国,还出口到日本等国。1932年,范旭东回顾建厂经历感慨说:“我们受尽工业技术上折磨和世界托拉斯的压迫与利诱,差幸还没有屈服。现在每年进口的洋碱由100万担减至48万多担了。”
(三)七七事变后,永利被日寇强占,范旭东坚决拒绝与侵略者合作,迁徙四川建立新厂。抗战胜利后,永利得以复归,然而国民党政府贪污腐败,比抗战前更甚。1946年,国民党政府悍然发动内战,塘沽环境愈益恶化,永利无法维持生产,1948年底被迫停工。
(四)新中国成立后,永利获得新生。1952年底,永利率先成为全国首家公私合营企业。后又发展更名为“天津碱厂”。如今,天津碱厂的“红三角”牌纯碱已畅销20余个国家和地区,天津碱厂成为中国最大的纯碱生产商和出口商。?
──摘编自《化工先导──范旭东》等书
(1)根据(一)段,范旭东是在什么背景下创建永利碱厂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二)、(三)两段,两段内容各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四)段,永利碱厂转为“公私合营”,其重大意义是什么?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以永利碱厂为例,你认为应该怎样认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背景:一战爆发,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造成“洋碱”进口中断;国内用碱需求迫切。
(2)(二)段:永利碱厂在内有技术不足、外有外国技术封锁和压迫的困难局面下顽强生存发展;产品获得世界声誉,为民族争光;产品不仅满足了国内需求,打破“洋碱”对中国市场的垄断,且打入国际市场。(言之成理给分)(三)段:日寇发动侵华战争,侵占永利碱厂;永利横遭暴劫,但未屈服;国民党政府发动内战,永利又遭劫难,无法生存。(言之成理给分)
(3)重大意义:实现社会主义改造,成为社会主义经济的一部分。(言之成理给分)
(4)认识:民族工业遭受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等压迫,生存艰难;民族工业卓有成绩,为中华民族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贡献;民族实业家的爱国情怀和业绩不可忘记。(言之成理给分)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判断题 20世纪50年代初期是中国社会急剧转型的时期,“勤俭节约,无私奉献”成为中国社会风尚的主流,被许多学者誉为“五十年代现象”。与此现象的形成没有关联的是
[? ]
A.新中国成立,人民当家作主
B.计划经济体制形成
C.经济落后,物资匮乏
D.经济建设屡遭挫折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关于近代中国某一运动,有人如此评价,“结果和它的期望恰恰相反。它不自觉地把机捩拧拨了一下,当机捩一旦转动,就逐渐地向着毁灭旧制度的爆炸点走去,再也没有任何力量能够迫使它停止下来。”该运动应该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洋务运动。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体西用”“师夷长技以自强”,其根本目的是维护清朝封建制度。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经济、教育、国防等的近代化进程,客观上加速了清朝封建制度的崩溃。故B项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材料一 筹建之始……(左宗棠)明确指出:“自海上用兵以来,泰西各国火轮兵船直达天津,藩篱竞成虚设。”……英、法、俄、德等国“备以船炮互相矜耀,日竞鲸吞蚕食之谋,乘虚蹈瑕,无所不至”,因此,“非师远人之长还以治之不可”……“欲得其造船之法,为中国永远之利,并可兴别项之利”……还进一步提出附设艺局(注:“艺局”即福州船政学堂),聘请西洋技师,派中国工匠、学员学习西洋语言文字、标法画法等……福州船政局前后共成船34艘,其中为南洋海军建造的3艘……巡海快船,是当时中国自己修造的最大军舰。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福州船政局》
材料二 (福州船政学堂)《艺局章程》规定:“开局之日起,每三个月考试一次,由教习洋员分别等第……三次连考三等者,斥出”……对于打破社会上普遍存在着的以读《四书》《五经》和做八股文章为习尚且以猎取科举正途为荣耀的传统观念有一定的作用……主要课程为算术、几何、代数、直线与球面三角、天文气象学、航海测算、地理、蒸汽机结构原理、仪表使用和英语……在船政学堂内也开设有中文课,且对学生加强儒学思想的教育……船政学堂的毕业生和留学生在各地也普遍受到欢迎。严复从英国格林尼茨海军大学毕业回国后……成为一名军事教育家,后来又发展成为近代中国最为著名的启蒙思想家……(魏翰)长期充任福州船政局总工程师,后来又担任广九铁路总理。留学生李荣芳、郑诚,分别在驻法、驻美使馆担任翻译……仅北洋海军参加中日甲午黄海海战的12艘战舰中,福州船政学堂毕业生和留学生就占有10舰管带之职……
——孙占元《左宗棠评传》
材料三 学徒班(艺圃)有近300个青年人。这些青年人白天在车间做工,晚上听三小时的法语、算术、几何及绘图课。
——巴斯蒂(MarianneBastid)《福州船政局的技术引进(1866——1912)》
(1)根据材料一,分析左宗棠设立福州船政学堂的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三,归纳福州船政学堂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以上材料,分析福州船政学堂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合以上材料,谈谈福州船政学堂的办学经历对我国当前的教育改革有何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目的:培养造船和驾驶人才以“师夷长技以制夷”;学习“造船之法”以增强国家实力;维护清王朝统治。
(2)特点:近代专业技术教育(或:以学习西方近代自然科学为主);重视儒家思想教育;聘请西方专业人才(教师)任教;留学教育(选派学生出国留学);严格管理,严格奖惩和淘汰制度;理论学习与生产实践相结合。
(3)影响:打破传统观念;培养了一批近代技术人才和海军将领(骨干);促进了中国教育近代化;推动了西学(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经济和军事实力。
(4)启示:不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与创新;加强对外教育交流与合作(借鉴其他国家先进的教育经验);教育发展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