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历史高频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高频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八)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一战期间,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的外部条件是( )?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注意题干中的“外部条件”,是指一战期间西方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故正确答案为D项。?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955年亚非会议最后公报中指出:“一切国家都应有权按照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自由选择它们自己的政治和经济制度和它们自己的生活方式。”与此材料切合的主张是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公报指出:一切国家都有权自由选择它们自己的政治和经济制度和它们自己的生活方式,不受外来的干涉,这与选项中的“互不干涉内政”相一致,故选D。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2004年是瓷都景德镇千年华诞的喜庆之年。在当地拍卖行中有一个瓷器,正面画着巍峨的高山,背面书有毛泽东的《江西月·井冈山》,这个瓷器烧制于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是一道对课本知识的延伸题。要求学生不但要“一心只读圣贤书”还要“两耳也闻窗外事”。文革时,一些满怀崇敬之情的工匠们烧制出了“文革瓷”。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服饰和社会习俗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在西方现代文明伴随着工业化浪潮向全世界扩散的时代背景下,中国服饰和社会习俗的改变也成为中西文化融合的表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参考答案:(1)主张:易服、剪辫。 理由:影响外交;影响工业生产;影响军事;不利于个人卫生;有损民族尊严。 本题解析:第(1)问,阅读材料一获取有效信息,把握材料主旨,从军事、外交、卫生等方面阐述。第(2)问,长袍马褂是中国传统服装,中山装是中西合璧的新服饰,由此可知,由传统到现代化的趋势;结合所学知识,阐述中山装产生的背景。第(3)问,抓住关键信息:认为谁接受西方的社会生活习俗,谁就是文明、开化,属于新派人物,否则,谁就是保守、顽固之徒;其认识从批判与继承的原则阐述。 本题难度:一般 |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历史答题模板《中国传统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