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美国内战的导火线是
A.共和党人杰弗逊当选总统
B.共和党人林肯当选总统
C.北方坚持《邦联条例》
D.南方奴隶主要维护所有小州利益与大州抗衡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1860年,主张限制奴隶制的共和党人林肯当选总统,南方种植园奴隶主阶级即发动了叛乱,美国内战爆发,历史上也称南北战争。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英、法、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共同点是
[? ]
A.推翻君主专制制度
B.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C.向法治化国家过渡
D.推动工业革命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民国初年是一个非常的时代,处于制宪政治时期,而非常态政治时期。制宪政治要解决的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因此,参与制宪的各个党派虽然有各自的价值、信念和利益,但要求他们在制宪的时候,暂时放下党派之私见和私利,从国家的长远和整体利益出发,制定超越党派的永久宪法。……美国在建国之初也曾出现过私人利益泛滥、普遍出现腐败、派系与党争等一系列问题。……面对人性中的幽暗,联邦党人非常具有政治智慧,他们不是像法国大革命那样以公共的善的名义去压抑私利的恶,而是通过建立分权的宪政制度,以恶制恶,相互平衡,将恶转化为善,将私人利益转化为公共利益。在费城制宪会议的过程之中,虽然各州、派系之间有利益冲突,但为了实现共同的国家未来和长远的政治秩序,大家一方面相互承认对方的逐利冲动,另一方面寻求利益整合和政治妥协的可能性。美国人坚信,只要有适当的制度性安排,各种分散的私人利益可以“共和”为民族的整体利益。
——许纪霖《辛亥后民初的制度转型为何失败?》
材料二?所谓立宪政体,所谓国民政治,果能实现与否,纯然以多数国民能否对于政治,自觉其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为唯一根本之条件。……是以立宪政治而不出于多数国民之自觉,多数国民之自动,惟日仰望善良政府,贤人政治,其卑屈陋劣,与奴隶之希冀主恩,小民之希冀圣君贤相施行仁政,无以异也。……共和立宪而不出于多数国民之自觉与自动,皆伪共和也,伪立宪也,政治之装饰品也,与欧美各国之共和立宪绝非一物。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1916年2月)
根据材料一,指出民国初期和美国独立初期面临的相同政治 问题有哪些?(4分)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美国是如何运用“政治智慧”来解决上述问题的。(6分)
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国初年中国政治制度转型失败的原因。(8分)
参考答案:(1)相同问题:①党派之争、利益群体之争;?②制定宪法之争。(每点2分,共4分)
如何解决:①通过三权分立制衡,将私人利益转化为公共利益;
②通过联邦制、调和中央与地方、各州之间的利益冲突;
③通过实现共和制,将分散的私人利益转化为民族整体利益。
(每点2分,共6分)
(2)原因:①民国初年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破坏中国民主;
②北洋军阀独裁割据,无力实现民主政治;
③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或资产阶级的局限性);
④封建思想根深蒂固,国民整体素质低下,不能承担公民的政治责任。
(每点2分,共8分)
本题解析:
(1)注意材料一信息“民国初年是一个非常的时代,处于制宪政治时期”“美国在建国之初也曾出现过私人利益泛滥、普遍出现腐败、派系与党争等一系列问题”,再根据美国1787年宪法的相关知识回答。
(2)注意材料二信息“是以立宪政治而不出于多数国民之自觉,多数国民之自动,惟日仰望善良政府,贤人政治,其卑屈陋劣,与奴隶之希冀主恩,小民之希冀圣君贤相施行仁政,无以异也”说明从思想上看,封建思想根深蒂固,国民整体素质低下,不能承担公民的政治责任;再根据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社会等角度回答。
点评:历史材料题解题过程应把握好5个环节:读(审题)、找(相关信息)、接(嫁接)、转(转换)、答(组织答案)(1) 读(审题):审题是解题的前提或解题的基础,审题一旦出错,则整个解题都毫无意义。审题分两步:第一步是读材料,建议带着问题去读,可泛读或浏览,也可精读。第二步是审问题,审问题要注意3个方面:首先要审中心词,即答什么;其次要审限定词,主要指时间和空间等限定词;再次要审分值,正如量体裁衣,我们答题也要根据分值写要点。(2)?找(相关信息):找相关信息是解题的关键。尤其是解答“根据材料(含图表材料)或根据材料(含图表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分析、概述、说明、指出……”等问题时带着问题在材料中找信息显得特别重要。找信息主要指通过阅读材料找出与问题相关的信息。但针对不同问题要区别对待,如:解答“根据材料(含图表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时,有时要找出材料的中心思想、出处、人物、言论等;解答“对比两则(或两则以上)材料说明、指出异同点(或各自特点)……”问题时,要找出不同材料的异同点或变化。(3) 接(嫁接):嫁接是解题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嫁接主要指根据问题把材料中涉及的历史知识和课本的相关历史知识有机联系起来,或者把材料中涉及的历史知识还原或定位到课本中去。(4)转(思维转换):思维转换也是解题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文综解题过程中所涉及的思维转换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政史地不同学科之间的思维转换;二是同一学科中纵向和横向知识的思维转换。在解答历史材料解释题中的比较说明题时,纵向和横向知识的思维转换显得非常重要。(5)?答(组织答案):组织答案是解题的归宿或落脚点。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美国1787年宪法实际上是一系列妥协的产物,这些妥协包括?①大州与小州之间的妥协 ②北方资产阶级和南方种植园主之间的妥协③中央与各州之间的妥协④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妥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1776年7月4日通过的《独立宣言》宣告了美国的独立。宣言中说:我们认为这一真理是不言自明的:人人生而平等,并由造物主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才在人们当中设立政府,而政府的合法权力来自于被统治者的同意。无论什么形式的政府,如若无视这个目的,则人民就有权改变和废止它,并建立新的政府。新的政府当建立在最能保障人民的安全与幸福的原则之上,并应按照符合这种原则的形式组织它的权力机关。马克思将《独立宣言》称为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人权宣言”。
请完成:
(1)结合材料分析,英国在北美的统治是否“合法”?具体说明理由。
(2)文中“政府的合法权力”指什么?独立后,美国“政府的合法权力”是如何体现的?
(3)在独立后的一个世纪中,美国政府是否保障了“人人生而平等”?为什么?
(4)《独立宣言》中所提出的基本原则,对于美国成为现代国家具有怎样的意义?
参考答案:(1)否,概括殖民统治侵害北美人民权利或列出相关史实。
(2)人民赋予其权力,保障人民的利益。制宪会议制定宪法,组成联邦政府;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原则。
(3)否,独立战争以后,黑人奴隶制仍然存在,他们没有获得权利。
(4)政治上,《独立宣言》的精神成为美国民主共和体制的基本原则;经济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本题解析:第(1)问可通过殖民统治的性质来否定其合法性,列举相关史实作为理由。第(2)问可依据“社会契约论”的观点和三权分立的原则解答,也可借用政治学致使回答,具体理由如制定1787年宪法等。第(3)问注意美国的种族歧视问题,以黑人奴隶制为由给与否定。第(4)问可以从经济、政治两方面做出概括回答,不要丢了其经济作用。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