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江苏省昆山市亭林公园,是为了纪念一位明清之际的思想家而兴建的。在他雕像后面的墙上写有源于他的名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位思想家是?
[? ]
A、黄宗羲
B、李贽
C、顾炎武
D、王夫之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明朝的李贽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而康有为把孔子奉为变革的先师。这两种观点在本质上
A.是自相矛盾的
B.都具有反封建的意义
C.前者进步,后者反动
D.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的要求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朝的李贽否定孔子,否定了程朱理学的伪善,揭露了儒家学说中的不合理成分,具有浓厚的反对封建正统思想的意义,而康有为把孔子奉为变革的先师是为了便于资产阶级的维新变法运动的宣传,其主张以君主立宪制取代皇帝专制统治也具有反封建的意义,但维新变法运动反映的是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要求而非代表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方向,所以D项说法错误,A C两项明显错误,B项是二者的共同点。
点评:李贽认为孔子不是天生圣人,儒家经典也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理论。并且他认为是非标准依照时代变化而变化,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他批判道学家“存天理,灭人欲”的虚假说教,强调人正当的私欲。但李贽反对或是批判的仅仅是程朱理学的伪善而不是要否定整个儒家学派。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材料:李贽的悲观不仅属于个人,也属于他所生活的时代。传统的政治已经凝固,类似宗教改革或者文艺复兴的新生命无法在这样的环境中孕育。社会环境把个人理智上的自由压缩在极小的限度之内,人的廉洁和诚信,也只能长为灌木,不能形成丛林。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
请回答:
李贽的思想跟文艺复兴在“个人理智上的自由”方面有何相似之处?(2分)二者在促进社会转型方面起的作用有何不同?(4分)请指出导致这种不同的经济根源。(4分)
参考答案:相似之处:都提倡个性的自由发展,反对权威。(2分)作用:李贽的思想未对社会转型发挥重大作用;文艺复兴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和近代科学的进步,从而推动了欧洲社会的转型(或:推动了欧洲的近代化)。(4分)根源:中国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十分微弱;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4分)
本题解析:回答此题首先要对李贽所处的时代和他的主要思想有一个全面准确的了解,他处于明清之际,即封建社会末期,他挑战权威、否定“天理”,追求个性自由,这与文艺复兴的追求个性自由相似。此问要联系二者所处的具体社会环境综合考虑,李贽思想没能对社会转型发挥重大作用,文艺复兴推动了社会转型。关于根源要从经济发展状况考虑。中国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
点评:此题以明清之际思想家李贽和文艺复兴为中心,对它们从产生的背景、内容、作用等方面进行了深刻比较,主要考查学生的比较能力,同时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张载曾庄严宣告“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顾炎武在明清易代之际发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呼吁。二者的相同点是(?)
A.强调社会责任感
B.提倡知行合一
C.构建新儒学体系
D.重建伦理秩序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张载的意思是给人们认识天地的真理确立一个切实的理论体系,给百姓在世上的安身立命建立一套切实思想还办法,替历代圣贤延续行将绝传的不朽学说,给千秋万代开创永久太平的伟大基业。顾炎武的意思是国家的兴亡,每一个人都有责任。两者的相同点都是每一个人都要为人类和社会的美好善尽自己的职责。强调的都是社会责任。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的思想与传统儒家思想的关系是:
A.对传统儒家思想批判否定
B.与传统儒家思想一脉相承
C.对传统儒家思想批判继承
D.对传统儒家思想补充完善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