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董仲舒“一生最大的努力,是将先秦的各种不同学派糅合成一个相当庞大的学术系统,所有的先秦学术在他手上成为一个综合体。”材料中的“不同学派”包括(?)
①儒家?②法家?③道家?④兵家?⑤阴阳家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⑤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董仲舒把法家、道家、阴阳五行家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而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体系,适应了汉武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显然儒学已经为政治服务。兵家不对,这主要体现在军事领域。因此排除④即可。
点评:组合式选择题此类题目是将同类选项按一定关系进行组合,通常在题干中列出三组或三组以上的历史事物,并冠之以数字序号;然后分解组成备选答案作为选项。也可以构成否定形式,可根据题意从选项中选出符合题干的应该否定的一个组合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下面两幅新闻照片,见证了国共两党领导
人的两次历史性握手。这两次历史性握手之间相隔了多少年

A.40年
B.50年
C.60年
D.70年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我国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为根本的政治制度是在
A.1919年
B.1953年
C.1954年
D.1956年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四个备选(年代)都是教材中出现过的基础知识且都发生过重大事件,都有重大影响,所以迷惑性、干扰性很强,如能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就很容易得出正确答案C项。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958年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主要教训是( )?
A.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B.生产关系的变革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
C.人民群众具有无限创造力?
D.经济指导方针要符合客观经济规律?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1958年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一方面反映了中国人民急于建成社会主义的迫切愿望,但另一方面违背了经济建设的客观规律,即经济建设不能盲目求快,必须符合客观现实。故正确答案为D项。?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有人说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悲凉的三部曲,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在与西方列强打交道的过程中,清政府与列强的关系呈现了四部曲,即从对抗到和好、再到抵抗、直至最后屈服的变化趋势。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1)简述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2)清政府与列强的关系为什么会呈现出上述变化趋势?
(3)上述变化趋势给中国革命造成了怎样的影响?从中你可以得到怎样的启示?
参考答案:(1)鸦片战争后,签订了《南京条约》等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的失败以及《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大大加深;八国联军侵华以及《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因为中外反动势力之间既有矛盾和斗争,又有共同的利益。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目的是要变中国为其殖民地,既损害了中华民族的利益,又危及到清朝统治者的切身利益,因此中外反动势力之间有矛盾。另一方面,列强要侵略中国,只有“以华治华”扶植代理人才能达到目的,而清政府要维护其反动统治也需要借列强的力量来镇压人民的反抗,故二者又有共同的利益基础。
(3)中外反动势力的勾结使中国革命的任务更加艰巨和曲折,使中国人民不得不肩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任务。启示:反帝的同时必须反封建;列强之间以及列强与当时的中国反动政府之间的矛盾和斗争是中国人民争取民族解放、实现民族独立可以利用的有利条件。
本题解析:明确清政府与列强的关系从对抗到和好、再到对抗、直至最后屈服的变化趋势是解题的关键,然后结合教材中的具体史实回答。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