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苏轼认为:“(在唐代)诗至杜子美,文至韩退之,书至颜鲁公,画至吴道子,古今之变,天下之事毕矣。”对材料中相关历史人物成就的叙述,正确的是
A.杜甫是唐朝全盛时期的著名诗人,被称为“诗仙”
B.颜真卿的楷书雄健、宽博,树立了唐代楷书典范
C.韩退之(愈)是宋明理学的开拓者
D.吴道子集风俗画创作的大成
2、判断题 明清时期,像年画、剪纸画等大量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东西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而且更具生活上的实用性,这主要是因为
[? ]
A.白话文开始兴起
B.理学兴盛
C.市民阶层逐渐壮大
D.思想控制空前严密
3、判断题 中国历史上的“书圣”和“诗圣”分别是指
A.王羲之 李白
B.黄庭坚李白
C.王羲之杜甫
D.王献之杜甫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10分)
【材料一】?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黄宗羲《原君》
【材料二】?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顾炎武《日知录》
【材料三】?明清时期,诗、词、散文等传统文学体裁渐趋衰落,通俗文学勃兴,小说、戏曲等大众化形式成为文学艺术的主流。
——《中国古代史》
【材料四】?明清时期,追求抒情与写意风格的文人画成就突出。

回答:
(1)材料一、二中,都提出了“天下”这一命题,黄宗羲认为“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这一观点的提出有何进步意义?顾炎武是如何界定“亡国”与“亡天下”这一概念的?在“保国”和“保天下”中百姓的责任有何不同?材料二中的一段话后来被梁启超概括为哪一句名言?(6分)
(2)据材料三,说明明清时期文学艺术发展的新特点。观察材料四,说明文人画所具有的鲜明特征(3分)
(3)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思想文化领域出现新变化的时代背景。并说明经济与思想文化之间的关系。(3分)
5、判断题 宋代苏轼的诗句“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反映了我国传统绘画注重诗意的特点,这种传统绘画主要指的是
[? ]
A.风俗画
B.山水画
C.花鸟画
D.文人画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