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太平世界男女同权科举,天国春秋军民协力斩顽妖。”此联是洪秀全为天京文阁殿新考时撰写的门联。下列对其所含历史信息的理解不准确的是
[? ]
A.描绘了太平天国定都后的斗争片段
B.体现了太平天国倡导男女平等的政策
C.反映了太平天国时期的文化改革措施
D.表达了要彻底击退外国侵略军的意志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下图是发表在2004年3 月5 日的《讽刺与幽默》的一幅漫画,《战车装配中》。

此漫画反映了日本
A.发动九一八事变
B.支持蒋介石“围剿”红军
C.极右势力否认侵略罪行
D.军国主义阴魂不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由图中信息“参拜战犯”可知,是指日本从二战后至今军国主义阴魂不散。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西安事变”后《张学良、杨虎城通电》部分内容
材料一:东北沦亡。时有五载,国权凌夷,疆土日蹙,“淞沪协定”屈辱于前,“塘沽、何梅协定”继之于后,凡属国人,无不痛心。
材料二:学良等多年袍泽,不忍坐视,因对介公为最后之诤谏,保其安全,促其反省。
请回答:
(1)张、杨是何时发动“西安事变”的?(2分)
(2)材料一列数了哪些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侵华事件?(3分)
(3)根据材料一,指出国民政府对日妥协退让的结果。(3分)
(4)材料二中“介公”指谁?张杨“诤谏”的目的是什么?张杨“诤谏”的根本原因是什么?(6分)
参考答案:(1)1936年12月(2分)
(2)九一八事变 、一二八事变、华北事变(3分)
(3)东北沦亡、日军占领上海 、华北成为日本的殖民地(3分)
(4)蒋介石。逼蒋抗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6分)
本题解析:本题以西安事变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民族抗战前日本侵华史实的掌握情况,难度比较低,熟悉教材基本知识即可解决。(1)西安事变发生在1936年12月12日,又称“双十二事变”;(2)材料一中“东北沦亡”、“淞沪协定”和“塘沽、何梅协定”分别对应:九一八事变 、一二八事变、华北事变;(3)结合事变不难回答出国民政府对日妥协,一二八事变退让的直接后果是国土大片沦丧,大片土地沦于日本人之手,助长了日本人更大的侵略野心;(4)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兵谏蒋介石的根本原因是日本步步紧逼侵略中国,中日矛盾成为当时中国社会最主要矛盾。
点评:“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1936年12月12日,为了劝谏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国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了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的军事政变,在中共中央号召下,最终以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而和平解决,促成了第二次国共合作,有助于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形成全面抗战的局面,为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中国国民党党史馆为迎接大陆观光客,与厂商制作一系列历史人物玩具,其中包括蒋介石与毛泽东“欢笑言和版”。历史上蒋介石与毛泽东“欢笑言和”取得的最大成就是

[? ]
A、确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B、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C、签署了“双十协定”
D、第一次取得了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有学者将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概括为“两个过程”,即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过程。依据其观点,可能会对1840~1912年间的哪些重要事件评价较高?
①鸦片战争 ②太平天国运动 ③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④辛亥革命
[? ]
A.①②③④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