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传统观念认为,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东西,计划经济才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突破这一思想束缚的有?
①1960年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②“文革”期间邓小平全面整顿
③邓小平南方谈话 ?④中共十四大决策?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③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①②不符,1960年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主要是调整国民经济比例关系,“文革”期间邓小平全面整顿是纠正文革错误,与市场经济无关;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中共“十四大”明确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因此③④正确。
点评: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就社会主义的本质,计划、市场和社会主义的关系,改革开放、革命对于解放生产力的关系,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判断实践的标准等问题,做了深刻的阐发,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形成了20世纪90年代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新思路,为十四大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近代(1840—1949年)解决土地问题代表性主张或纲领有哪几种?
(2)建国以来,农业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经历了哪几个步骤?
(3)其中第四步骤内容的实质是什么?对农业生产有什么作用?
(4)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农村经济发展的认识。
参考答案:(1)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孙中山的“平均地权”,中国共产党的《中国土地法大纲》。如答《兴国土地法》、抗日战争时期减租减息政策亦可)。
(2)四个步骤: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或包产到户)
(3)实质: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解放生产力。作用:农村获得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推动农业发展。
(4)认识:实施长期稳定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农村政策;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实施科教兴农;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加大对农村投入,坚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只要答出其中2点即可得)
本题解析:第一问从农民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的所采取的土地措施来回答。第二问总结归纳农业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的步骤。第三问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角度来回答。第四问从推动农业发展的改革措施角度来回答思考,结合时事来回答。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2006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周围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首次将延续了五十多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计划”表述改为“规划”。发声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我国
[? ]
A、全面实行了对内搞活、对外开放政策
B、废弃了计划调控经济的手段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
D、正式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从1988年起,中国政府先后在一些开放城市中,划出一定的区域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引进外资,生产高新技术产品或加工出口产品。这些经济技术开发区
[? ]
A.具有人才、技术、知识密集等特点
B.在发展外向型经济方面,成为全国排头兵
C.仅分布于沿海开放城市
D.是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最快、最富裕、最发达的地区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邓小平理论是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思想不断解放而逐渐丰富完善起来的。在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中,开始冲破中国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并注意借鉴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基本经验是在
A.中共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B.中共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C.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
D.中共十四大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1992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把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写进党章,确立为全党的根本指导方针。市场取向的改革也在这次大会上跨越了最后一道藩篱,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改革目标被正式确立。
本题难度:简单